书籍 贾想1996—2008的封面

贾想1996—2008

贾樟柯

出版时间

2009-03-01

ISBN

9787301149119

评分

★★★★★
书籍介绍

该书是贾樟柯本人第一本有关电影创作的著作,是对其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纪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书中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

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发行其间还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贾樟柯的第一本电影专著,该书汇集了贾樟柯从影十二年里所写的心血文章和重要演讲,对谈实录。

全书文字风格坚定或迷惘,愤怒或幽默,更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良知的乡愁”的深切情怀。

贾樟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2006年,故事片《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美国《纽约时报》评价他为“当今世界40岁以下的最佳导演”。

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blog)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1998年,其处女作《小武》获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国际电影界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2004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06年,故事片《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逐渐被国际公认为当代电影大师。至今为止,《三峡好人》一片已经获得超过40个国际奖项,其中包括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2007年,获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称号。同年,担任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及电影基石单元评委会主席,是有史以来担任这项职务...

(展开全部)

目录
序言 贾樟柯,和他们不一样的动物
1996年,《小山回家》
我的焦点
1998年,《小武》
《小武》导演的话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子阳的书,我自己也买了一本,还行吧,想写纸媒专栏的话,学贾樟柯的这个腔调就很有效也容易上手
觉得贾樟柯对自己有点过分笃定,对诗意过于偏执。
4.5 即便不是科长忠粉,也必须承认自己多么陶醉于本书,尤其是前四分之三部分,真不是吹捧,真觉得部分段落像老塔雕刻时光附身,科长的创作理念,对自己“纪录”风格的解读,对时代的文献式保存的意图,正如看他的电影时的直观感受;更难得的是他表达的准确性——这比煽情或是华丽难多了,例如他说小津电影的奇迹在于“极度具体又极度抽象”,“电影中的真实来自起承转合中真切的理由和无懈可击的内心依据,是在拆解叙事模式之后仍然令我们信服的现实秩序。”非常凝练、精准的展示他的思考;眼见自己曾爱的导演陷入成功前与成功后的明显区别,同样恐惧自己会遇见这种转变,在作者化与商业化之间,科长的内心未必没有挣扎,人的处境决定人的思维,变化也许不可避免;让我学科长的句式来呼喊一声:所以还是看电影吧,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有时候思考似乎很无用。然而却不可不思考。
2018年已读089:由对1996—2008之间个人作品解读、自我电影美学与实践、以及与各界文化名人的对谈所构成的贾樟柯电影创作与思路的回顾。科长说:“我们将把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作为前提并且加以张扬”,对苦难崇拜与诗化苦难的抗拒,用对个人的关注表达关怀,呈现每个平凡生命的喜悦与沉重,他一以贯之的电影美学形塑他以时代被背景讲述个体生命体验的个人印记。而他对电影情感的真实与技术的真实、纪录片的距离感、创作的自由与不自由等问题的探讨,也更完整展现了他的电影审美。除了对小津的推崇,印象深刻的是科长将杨德昌包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在内的作品都叱之为“多意气而少控制”,却终于被《一一》打动,称其:“写出了生之压力,甚至让我感到了疲惫的喘息”。以及,举报《小武》而使科长遭封杀真的是国师的人所为吗?
@2021-02-10 23:02:53
很不错,贾确实有活
老贾的内心成长记录,更喜欢后期的作品。
贾樟柯导演思考深刻,提升阅读者对电影的审美意识和切入角度
内容没问题,就是这个封面选得有点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