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的封面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

洪子诚

出版时间

2009-12-31

ISBN

9787301153758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版于1991年6月,是“新世纪文丛”的一种。1998年9月再版时,文字上作了少量修订,并增写了后记,说明写作当时的一些具体情况。这次收入“学术作品集”依据再版本。除特别标明,书中提及的年代,均为20世纪。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感伤姿态
第一节 文学感伤倾向的几种形态
第二节 对感伤的批评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时代不容有艺术家的“公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谈超越一章的确差些力道,至少也应该提到刘小枫与李泽厚的分歧才对。谈感伤多少也受了作者美学口味的影响。
让我意识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它所提出的问题深度和难度,已超过现代文学阶段(并非研究上做得好不好)。足以展现出洪子诚老师对问题敏锐的捕捉和研究中足够的反思能力、深入的思辨、充分的情感投入。后两章确实乱一些(但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少),可能有许多感同身受或者对文学、社会的探索纠缠在里面,有些时代的影子,比如第三章谈到文学的艺术性时强调语言,以及后面以“生活”对“理想”反思等。但即便是相对有点乱的部分,也打开了不少内面空间,不是武断和虚浮的。需要反复看,有文学史中没具体展开的思考。
80年代感伤/寻根/忏悔/超越
提前一天完成阅读。虽然洪在后记中说,如果现在(97年)的话,他不会再提“忏悔意识”和“过渡期”的概念。觉得四章中最喜欢的论述就是关于“忏悔意识”那一章呀。其实,从作家切入,还是觉得很难写的,因为是一个精神层面的。看的时候,会有觉得别扭的地方,但有些地方的论述觉得很棒,另一种角度,学习之。
从作家角度切入文学史研究,比他学生的书好读多了。(我还是忘不了昨天那本带给我的痛苦。。。)
中间两章强于另外两章,大抵是因为以具体作品为根基来谈文学现象更容易些,也显得更扎实。
当人们把80年代文学捧到天上时(的确是当代之“巅”),先生开始了反思和批判,实在太珍贵太难得。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当代文学却早已没了那股劲头、那种姿态,“过渡”二字实在可笑,“终点”二字又太过悲哀。此外,感觉本书表达有些累赘,观点有些模糊,不够犀利深刻,而不得取其精义。
感伤、寻根、忏悔、超越
很薄一本小书,读了一整天。关于当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现象的梳理和溯源,分析得相当透彻到位,是洪老师读了大量作品及文学理论后,并有“了解之同情”所写的书,很佩服,也很想达到这样的学术水平。
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