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历史的观念的封面

历史的观念

[英] 柯林武德

出版时间

2010-01-01

ISBN

9787301162057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历史的观念》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哲学著作之一。此书为柯林武德遗作,最初于1946年由诺克斯编辑成书,极受学界关注。199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由杜森编辑的《历史的观念》(增补版),澄清了诺克斯版编纂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增收了柯林武德在1926-1928年间所做的历史哲学讲演稿。篇幅增加三分之一,有助于读者了解柯林武德思想的原貌。

这部理论性的学术著作,之所以能够成为畅销书,几十年来一直受到读者重视,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一,它要言不烦地梳理了西方人的历史观念的演变,从古希腊到现代,各阶段的特征一目了然;二,作者兼有历史学和哲学两方面的思维训练,所论问题切中历史学的核心,不给人隔膜之感;三,作者思路明晰,语言简练,将深刻的哲学思想用平白晓畅的语言娓娓道来。

*

历史哲学这一课题的研究者,在近代西方是哲学家远多于历史学家,像克罗齐和柯林武德这样以哲学家而兼历史学家的人,并不多见。 ——何兆武

*

1926年和1928年的讲稿尤其重要,它们包含了柯林武德对其历史哲学思想所做的首次全面阐述。因此,通过它们,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第一阶段得到了完好记录。他后期历史哲学的许多著名观点都是在这些讲稿中第一次被阐述,从而为更好地理解他的观点提供了一个非常珍贵的机会。 ——扬•冯•德•杜森

目录
编者前言
增补版导言
历史的观念
导论
第一节 历史哲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温柔博大
近期最佳。恢弘绵密,宗师笔法,连缺点也具有某种伟大的品格。现在读正好,所涉及的学说接触过半,能跟上柯林武德的节奏,又能进一步拓展待读的空间。线索非常清晰,从史学史(古希腊罗马史)经由基督教史的过渡到历史哲学,再经由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进入思想史,最后停驻于“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终极判断及方法论检讨上。有一条逐渐清晰的暗线:即自然过程与历史过程的对立(虽然论及辩证法时,柯林武德提醒要警惕对立、对抗这样的合题,但他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仍然陷入了二元思维中)。这一对立促使他扬弃那种“剪刀加糨糊”的科学主义式史学观,而强烈要求将“何以如此”的思维构思过程嵌入研究,从这点上来说,他做着与洛克一样的工作(虽然洛克也被批评了),通过历史学,研究的是人、是心灵的机制。关于史学(及之外)的论述太精彩了,疲惫愉悦。
立场鲜明,主线清晰,逻辑严整,语言也很精彩很有说服力。不过读这本书就像读罗素的哲学史,个性太张扬,作者的观点太强势,所以要与之保持距离,冷静、清醒地去读。
:K01/4941-4
解答了历史如何存在,历史究竟是不是玄学
读过希罗多德《历史》 黑格尔《历史研究》 汤因比讲的历史好像。 还没有自己的观点。 最近看了一点资治通鉴,一点小小的感受是怎么全是陷害别人的毒计,帝王之术????
本雅明有一个比喻,有一个下棋战无不胜的提线木偶,但谁也不知道桌布下面隐藏着一个矮小丑陋的侏儒,在不断指导它。这个提线木偶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侏儒则是神学。 孔德的实证主义的并不是完全中立,背后是神学;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也存在着某种被安排的“神性”;柯林伍德对历史学的理解依旧被某种至高感、使命感、被安排感所浸透。柯林伍德自言历史哲学是科学化浪潮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天生带有面对这个矛盾的使命,这样的问答逻辑也容易庸俗化,变成一种自洽的自问自答。
观念之旅
后面几篇专论还要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