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制度变迁的广义理论的封面

制度变迁的广义理论

唐世平

出版时间

2016-10-01

ISBN

9787301162118

评分

★★★★★
书籍介绍

制度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核心驱动力,因此也是社会科学所有主要学科的核心议题。然而,在此书之前,尚无一个制度变迁的广义理论。 依据多样的文献,基于对和谐学派与冲突学派的有机综合,本书发展出了一个制度变迁的广义理论。本书认为,制度变迁的过程可被理解为一个择取少数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制度的过程,所以观念之间的竞争以及争夺规则制定权的斗争通常居于制度变迁的核心地位。该理论不仅将散落于不同学科的有关制度变迁的众多理论和见解整合为一个一致的广义理论,而且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指明了新的方向。 本书是对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社会学(社会学理论)、政治学、制度经济学以及政治理论——的重大贡献,对相关专业的学者和学生都有普遍借鉴意义。

唐世平,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研究领域广泛,涵盖国际政治理论、制度经济学、政治理论、社会科学哲学。 唐世平教授在1995年之前一直从事生物学方面的学习与研究,于美国Wayne State University获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博士学位。旋即进入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于199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在进入复旦之前,唐世平教授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专业机构从事亚洲及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著有《塑造中国的理想安全环境》及英文论著三部。

目录
导论 / 1
定义 / 4 三个元事实和三大难题 / 13
制度变迁理论的任务 / 16
本书的结构 / 18
第一章关于制度变迁的两大学派 / 20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16年11月30日读毕,此书综合制度变迁的和谐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功能主义、奥地利学派)以及冲突学派(旧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福柯等)提出了以观念、权力两个变量观察制度变迁的广义理论。作者对于和谐学派的批判有一定启发,按经济学的思路,唐老师是一般均衡分析,而和谐学派是局部均衡分析。唐老师的框架可以分析制度从无到有的演变过程,而和谐学派有助于分析制度或规则已经具备的前提下,如何产生新的制度安排。个人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只不过分析的前提不同。另外,此书也提示我们熊彼特喜欢马克思是有道理的,因为冲突学派对于解释坏制度的演进是非常有价值的,权力与分配不公也确确实实存在于人的周边,而和谐学派假定不存在。所以凯恩斯说,按市场派的说法,长远来说,人类终会好,但是人的寿命等不到呀。
很重要的工作,但还是有点让人失望。唐老师打的很多靶子都是每个“类型”学说的最弱“版本”,然后没那么弱的版本就不明就里地被整合到广义理论中了;很多研究者并不是在处理“经验”的制度变迁问题,唐老师的箭射偏了,比如哈耶克绝对不是意识不到权力在制度变化中的作用,只是觉得这在规范上是不可接受的,对马克思、福柯等人的处理也有类似的问题;五阶段说并不一定涉及到所有的制度变迁;观念本身也并不一定是制度变化的内因——似乎利益更重要。重读中文版稍微有点儿幻灭——唐老师对太多理论的处理都有点太简单,特别体现在“和谐”与“冲突”学派的界定中:别的不说,哈耶克、马克思和韦伯克绝对不只有那么点东西。最后,最不服的地方是广义理论必须内源性地解释制度变迁——太多例子都是外生的了,这实在没道理。
怎么说呢。书的总体给人的启发性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最后一章总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
我想给三颗半星,但其实与国内其他学者的大理论比较,唐世平的文献回顾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过没有实证的支撑,一本薄薄的这么宏大主题的书终究不能达到目的。作者对“和谐学派”——其实也就差不多可以等同为理想主义——大批特批,但第五章讨论正义的部分又反应了作者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关键是——执着于自己是唯一真理的掌握者并且老批评别人幼稚,“离真相已经很近了”这种话,不该是一个知识分子该有的姿态吧。建议他读读人类学的书
需再看一遍,先打三分
除了有些地方有点自我矛盾以为,这本书可以是中国学术界天花板了
很薄的一本书,前半部分写不同学派对制度变迁的总结和批驳写得很精彩,但是我认为作者自己提出的理论的解释力有点不足。
把生物学知识引用到社会科学,是个很不错的尝试。不过我觉得对诺思、马克思的批判有问题
由于自身段位不够,加上著述理论性太强,因此读起来有些沉闷枯燥。当然客观来讲,文章架构有独到之处,同时笔者的眼界能力,思维方式可以与西方同行学者对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