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传播理论史的封面

传播理论史

丹·席勒

出版时间

2012-10-01

ISBN

9787301166758

评分

★★★★★
书籍介绍

《未名社科·传播政治经济学译丛·传播理论史:回归劳动》将传播理论的发展,放置在世界史与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内容涉及美国的生产者共和论、传播行为研究、从杜威至米尔斯的学说贡献及缺陷;美国的大众文化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文化帝国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传播政治经济学名家席勒提纲挈领地勾勒了欧洲大陆的结构、后结构与后现代派别,以及哈贝马斯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作者不仅检视传播本身,更着墨于“传播”与“劳动”这个较少在传播学著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主张用“生产性的劳动”(productive labor)克服劳心劳力之分,如此才能建构“文化的劳动理论”。

丹·席勒(Dan Schiller),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一香槟分校教授,美国传播政治经济学界的标杆人物之一。继《数字资本主义》与《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本书是国内引进的席勒的第三部作品。

冯建三,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著有《广电资本运动的政治经济学》(1995)等六本书及学术论文数十篇。

罗世宏,台湾中正大学传播学系暨电讯传播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传播政治经济学、传播与社会理论等。

目录
第一章 19世纪末的美国传播与劳动
第二章 怪异的支配方式
第三章 开启文化之路
第四章 理论的收缩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丹席勒遵从传播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取向,一方面抵制芝加哥学派哥伦比亚学派的实用主义、功能主义倾向,斥之为工具理性的行为主义研究,忽略受众能动向度。另一方面又不满于西马各支流对劳动概念的二分,并将知识劳动物化(不承认其生产性),从而循戈尔丁默多克路线批判文化研究。
读得云里雾里,但心中坚信书中的那些人物我都略知,且需要深知。收获不大,太难读懂了。
以执守信念的姿态在思考与知识的迷雾中跋涉探索。在将知识整合进生产性劳动的过程中,最易滑入对于社会整体性与能动主体概念的规避——不是对于所谓信息社会代表的共享与传播的命运共同体怀以过于乐观的态度,就是以表意系统、符号丛结与话语实践替代劳动活动。不同的社会关系围绕离散的劳动与生产系统组织起来,文化则是以物质的方式生产出的秩序,与其说是话语的规训,不如说是军事部署和经济权力的支配以及被剥夺的政治权力所带来的无处着力感的组构结果。结构的意识形态、后工业的信息以及后结构的表意都不能够被例外主义地、自主独立地处理,而是在劳动范畴内一个有机的面向。
太难啃了,主要是翻译坑爹,但还是一知半解地读完了。席勒一开始就想做文化研究,不过因为威廉斯不招人了,所以跟着格伯纳进入批判领域,并因为在老席勒身边耳濡目染,最终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领域。席勒能够发现文化研究和文化帝国主义共同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源流。通过“劳动”一词试图解决“文化”和“信息”等概念都没有解决的“劳心”与“劳力”的分野。试图将马克思主义中的“经济基础”这个在20世纪末因“文化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而被忽视却十分重要的概念重新带回学术界。
没看过英文版,据说翻译得不行。我主要是看如何用一个概念进行推演整合。
可能看得太早太急了,大概只把握了一小半,在没有对传播学理论有系统把握的同时,是有点勉强了。但提出的核心概念有启发。
听学弟学妹读的,需要好多知识储备哇
读得一知半解。
传播理论研究的“劳动”视角,是对相关研究的文献补充。不过一些语句的翻译拗口,不通畅。
也是半囫囵吞草地读完的一本书,翻译的文风是行云流水却也也连篇累牍,嗯还是自己bigger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