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读不懂的西方哲学的封面

读不懂的西方哲学

王路

出版时间

2011-01-01

ISBN

9787301183786

评分

★★★★★
书籍介绍

众所周知,“being”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概念,关于它的翻译国内已经讨论多年。究竟应该把它翻译为“存在”、“在”或“有”,还是翻译为“是”,看法各异。《读不懂的西方哲学》认为,翻译的基础是理解,如何翻译恰恰反映了如何理解西方哲学。《读不懂的西方哲学》作者主张以“是”来理解和翻译“being”,并且在西方哲学的研究中把这样的翻译和理解贯彻始终。

《读不懂的西方哲学》以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胡塞尔的《逻辑研究》、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中的论述为例,并且以国内一些学者关于海德格尔和托马斯·阿奎那的一些讨论为例,具体而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并最终指出,为什么以“是”而不是以“存在”来翻译being及其相关概念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
1、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
2、关于判断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中心观点是being应该统一翻译为“是”,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用“是”,黑格尔用“有”,海德格尔用“存在”——微吐槽之,难道我朝哲学著作的翻译还要靠英文二手文献,亚里士多德这种多手转卖的就算了,黑格尔跟海德格尔也要从英文翻译?
作者意思很直白:赵敦华说being应于亚氏处为“是”,于黑氏处为“有”,而于海氏处为“存在”;这看上去理解灵活,却不过是中译的自寻泥淖。一是到底后,being回归了古希腊的日常表达,谓词逻辑使柏拉图的举例、谈论语言、“以明白或比较明白的东西说明不明白或不太明白的东西”豁然开朗。知识论不该过多背负那些本体论或辩证游戏包袱。相似地,《形而上学》译文通篇“存在”煞有其事,实则词不达(实体与范畴)意庸人自扰之(项案,理解阿甘本的线索)。续论胡、海,意见一贯;复驳赵、黄,正本清源。“凭什么说存在的意义比是更基本呢?”而“仅从逻辑学……解释存在问题历史……以偏概全,舍本逐末”的批评(倪),是否只见哲学史而阉割了文本分析?综而论之,自然语言与知识论倾向实则紧密相连,虚设“全部意义”无助理解。唯脚踏实地耳。
翻过。
千篇一律
这么翻译,海德格尔确实不那么云山雾罩。胡赛尔部分也很清楚。 后面驳倪梁康一节,笑死了。王老师毕竟在砸一大堆人的饭碗啊。
being到底是个啥(ノ ○ Д ○)ノ 
王路老师神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