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的封面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

葛晓音

出版时间

2011-12-31

ISBN

9787301197295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各类体式发源和成熟的时期。《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由葛晓音所著,从语言、节奏、结构、表现方式等多种角度,深入而系统地探讨了从《诗经》、《楚辞》到五言、七言、杂言等各类诗体产生和发展的原理,各类诗歌体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体式的形成与各类诗型的艺术表现感觉和创作传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是一部视角新颖的唐前诗歌体式生成和体调演进的发展史。

葛晓音,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暨大学院人文社会系教授。已出版《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诗国高潮和盛唐文化》、《唐诗宋词十五讲》、《唐宋散文》等十余种古代文学研究著作。

目录
序赵昌平(1)
探索诗歌分体研究的新思路(代绪论)
上编诗骚体式的节奏结构和表现原理
论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干货很多,但只需一看每篇文章标题即可知行文之难看。下编没写笔记,随手记几个点:江鲍对偶句法对永明体的影响;江淹诗中因果倒置式句法的出现;杂古(esp五七言杂古)归入七古以鲍照为分界;汉魏五言古意主要来源于对人情世态普世性常理的认识—入晋排偶渐开;鲍照代体乐府多旧瓶新酒以抒己意,不用代字者往往更贴近原作;太康元嘉之别:陆体俳语不俳,大谢体语俱俳;元嘉拟古之风盛行,入永明为一新变,结构由首尾完整转为灵活(以抒情/叙事为线索)(汉魏古:多片段);齐梁新体多咏物、离别、闺情,私人化,尚巧思,不尚铺排——多人同作——赋得/绝句/联句;松浦友久:五言-二拍为基调/七言-四拍为基调。
看得稍微有些费劲,角度独特,收获挺大。
读起来真难啊难
從節奏體式內部研究入手,思路极清晰。立論多為開創性的,實在是精湛有力。需要重讀精讀。例如詩經時代單音節向多音節過渡階段。詩,四言包含節奏音組和頓逗相合及不合的兩種情況。 『二二節奏為主的四言體在先秦童謠、徒歌、諺語常見。 詩經體需用疊字和虛字與單音節詞構成雙音節詞的特點 與時代語言過渡狀態有關』 附錄 鬆浦友久的詩型概念,主要從節奏、對句、以及詩歌表現功能三方面進行原理闡發。 有別於傳統的聲律、句法結構方法闡釋。更為精細。律——有律的格式規則,而被忽視的節奏本身的構成原理被開拓。『詩行的第一要素是音節數的格律(狹義) 押韻律(廣義)和音調律(廣義)則是第二第三位的。』這在中國古典詩論從未被系統開拓過。
四言与辞赋联系颇有启发,余者或不敢苟同。
经典作品。
有启发,但是看的几篇感觉还是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不是一流的论文。
运斤成风,堂庑特大
作唐诗研究,近年不外乎文献与文学两大板块。文献方面陈先生成就显著;文学方面,葛晓音老师则首屈一指,当仁不让。真正做到了文学本位。其观察视角之独到、逻辑层次之清晰、行文排布之细密,初读常有消化不良之感,需要反复咀嚼,启发收获亦为现代著作中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