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旧邦新造的封面

旧邦新造

章永乐

出版时间

2011-12-01

ISBN

9787301199480

评分

★★★★★
书籍介绍

《旧邦新造:1911-1917》是一本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政治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宪政史著作,探讨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环峙、军事力量控制权高度分散化、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恶劣环境中艰难的共和建设历程,并试图重构20世纪中国政治史的叙事。《旧邦新造:1911-1917》集中探讨了三大问题:(1)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所构成的“大妥协”,突出其对于保持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意义,并阐发了其作为共和基础的薄弱;(2)1912-1914年在共和旗帜下的政治精英就政体选择进行的博弈和冲突,强调了国家建设的缺陷对于宪政建设的压力以及晚清以来的政治精英分化对政体选择所造成的消极影响;(3)1915-1917年两次不成功的向君主制的回归,重新审视导致共和革命之后的君宪运动成败的因素。本书熔宪法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哲学于一炉,观点新颖,内容丰富。

目录
目录
序言: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汪晖)
导言
第一章 多民族王朝国家的共和转型:四国比较
第二章 1911-1912年的“大妥协”:过程、意义与局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思路令人耳目一新,语言老道,西方社会科学训练加中国视野的佳著,只言片语皆有高见。
这本书体现了新一代学人以更公允的眼光破除“想当然陈见”的锐意,深入反思辛亥革命中的多民族王朝与共和国之间的断裂和连续性问题,试图理解当时受制于结构性制约的各方力量做出的历史选择,是对革命胜利者时候目的论的自我追认以及今日流行的革命后悔派的双重回应,为中国未来的政治改革走向提供历史的参考。门槛不高,论述清晰,引人入胜。此外,读后颇感:康梁真乃维稳大师,袁世凯则是“国情论”的信徒,而《走向共和》作为历史演义,虽颇有可赞之处,却也有误人之危险。
汪晖的序言适当地拨正全书的基调,重申革命与人民。作者对康梁两位维稳大师的解读还是令人信服的。
关于“旧邦”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角色手中,于法律文本上确认自己“新造”前提的历史注解和观念注解。比书更大的看点,是80后新一代学术领军人物的培养和现下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连续性无比重要,于是,妥协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乏积极意义的。
历史的厚重。与其它国家比较时,对于缺乏相应历史知识的我来说有点痛苦。
当作旅途消遣读物看完了。开头对于清朝与民国之间如何实现国统的转移的解释有一定趣味,指出了革命破旧背后仍然离不开一种连续性(即使这种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疑的),后面对于南北对立及其中博弈的叙述则显得稀松平常,甚至有点嗯当懂哥的嫌疑,各阵营斗争冲突的细节让位于了简单的命题重构。
标准论文结构
本书有宪政学的深厚功底,出色的理论素养和思维分析,难能可贵的是对历史情境的理解。本书主题是对民初宪政过渡的重新发现。清帝退位诏书与主权移转(此为2011年学术界一大主题了),1912大妥协,不妥协的民族完成了一次非常珍贵的妥协,有成就也有遗憾;然后是对康有为中后期政治思想的重新发现,康梁主权在国的表述,康有为的宪法方案,对西方宪政的反思(游历、见闻与阅读),非常精彩。章永乐对于民初政局的复杂、内忧外患的条件理解十分到位,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需要一个强势的权力,以应对时局。袁世凯短暂地提供,但是以旧治新无法维持,北洋集团、革命党、立宪派,都无法凝聚。拿着这一点去审视,可以发现历史的发展实在是太过自然,中间一次次错过可能性窗口,最后成为单线进程。
本书乃是章永乐的学术代表作,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研究必读书目,内容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