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屈原及其诗歌研究的封面

屈原及其诗歌研究

常森

出版时间

2012-02-29

ISBN

9787301204160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超越和承继:屈原诗歌与原始传统;屈原诗歌的艺术符号;“寄情寓言”以及屈原的“形式主义”等。

用户评论
很扎实的文献和楚辞解读
可成一家之言。不过这本行文略显繁冗了。
请问能给10颗星星么?常神这一本书应该足够把他和王逸、洪兴祖、朱熹摆在一起,成为楚辞研究史上为后人仰望的高峰。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以屈原解屈原、以传统解传统的著作,其中虽有矫枉过正之处,然常神对于陈寅恪先生“同情地理解”的把握堪称精到。本书应用的大量材料颇见功力,其中对朱熹“比兴”观的再认识是颇有胆识的。如果要研究楚辞,这本书绝对必读。
什么鬼玩意儿。。这个论证思路整个就很有问题啊,老师完全是自己脑子里已经有了一整套解释框架,然后再寻找所谓的对立面(稻草人)来进行无意义的攻击,而且证来证去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一些庸常之见。。甚至老师在书中对其他学者的一些批评,用在自己身上也无所不可。不厚道地说一句,和昨天刷完的钱师那本形成鲜明对比。。
一、引用太多历代注/论楚辞的文字,使得讨论很夹缠。二、论证时太喜欢采用教训别人的口气,甚至直接跳出来说研究应该如何如何。三、这是更让人纠结的问题,即,作者很喜欢找某些已有的研究作为对立面进行驳正,这本是学术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作者所选批驳对象的观点有时连他自己都觉得很不靠谱,其中有的在学界本来就无多大影响,又何必专门拿出来辩驳呢?印象比较深的是,书中多次批驳魏炯若的观点,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很有影响么?四、行文好用“大词”,很喜欢用极致的词对研究对象进行赞美,且,有时候写得太抒情了。
算是一个解读屈原较为新鲜的视角吧。作者试图建立自己的阐释体系,因此反驳了很多古往今来的学者的观点,但反对了他人并不一定意味着自己的正确,只能说是阐释视角的不同。寓言史梳理那一块比较精彩,认为中国古来就有完整的寓言文学理论,但作者对于比喻、象征、寓言这三者的概念区分其实不那么清晰。
行文殊好笑,适合俺様轻躁人士,亦能谓“苦口婆心” 屈子实在光纯天地 天问非不知,不信而作也。他要求人的「见证」,从文章中涉及器官的频频字可识屈子“靠自己的感知来认识世界”,继承和拨正了墨子,后启王充;诗篇里驱遣众神,是对原始神话传统的出而复入;《离骚》空间想象与穆王周流的紧密关联(一个事实:因为文献散佚,穆天子的传说,屈原所见所知比后人更为宏博。) 以性娱神嗯嗯;《骚》变而《问》,《问》变而《歌》;追求邃远的艺术空间;消弭了巨大的时间距离:“赋家把上下几千年、贯穿神话和现实的人与物汇集到当下的艺术想象中,使赋作在时间维度上达到了极致状态”;屈作建构和铺陈空间的方式也深刻影响了大赋
可爱 @2020-11-14 0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