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逝者的面具的封面

逝者的面具

郑岩

出版时间

2013-01-31

ISBN

9787301217948

评分

★★★★★
书籍介绍

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种种的假设,见于制度、宗教、仪式和书写,更直接呈现于墓葬之中。墓葬既是安置死者肉身的处所,又是建筑、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的集合体,还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在生死这个最大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下,以物质的材料、造型的手法、视觉的语言,所营造的具有终极价值的艺术作品。本书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力图使这个幽暗的角落在中国艺术史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中国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视死如生,即侍死如侍生。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彻底完结,而是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延续,由此留下众多的墓葬艺术,构筑起纷繁的地下世界。它们在千百年的岁月里绵延至今,又不断变迁。本书以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艺术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众多墓葬所包含的丰富信息,试图揭开那些逝去的面具,向读者展示出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先民对自我灵魂的深刻认知。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庵上坊》(合著)。

目录
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代前言) / 1
第一编 新艺术类型的兴起 / 17
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 / 18
关于墓葬壁画起源问题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园汉墓为中心 / 55
西汉石椁墓与墓葬美术的转型 / 76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非常好的书!也很好读,很久没有在书店一站到底一读到底了。。。近四个小时啊,读完还买了回来。书的定价很公道。
试读。论文式
这本书是郑岩关于墓葬美术近二十年的主要文章的一个合集,从汉魏到宋辽金元,基本上把这个时期关于墓葬的图像和装饰涉及到的主要议题都讨论到了,思考很细致,而且分析透彻,一些观点也比较新颖。
有两篇与其自选集《从考古学到美术史》所收重复。
王阿命那篇真煽情啊!
看了几篇,文笔真好啊
研究很扎实,也很开扩思维
鄭岩老師是楊泓老師的學生,楊泓老師是宿白老師的學生,宿白老師是馮承鈞老師的學生。
王南老师在中岳庙时顺嘴提到了郑岩那本《铁袈裟》,一直没拆封,索性先看完汉唐墓葬论文结集,替自己这周末无缘得去的洛阳古墓博物馆做个先导吧。王阿命与许阿瞿是前年历史里最幸运的早夭儿童之一,毕竟更多的是在烧婴塔、乱葬岗,或至多一尊瓮;半启门则是我自己一直很感兴趣的形制,作者发散深挖极完善;至于《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这篇真的好巫鸿。。。期待明年得看洛阳古墓、徐州龟山墓和青州造像etc.
读这样偏向个案研究的论文集感觉到吃力了,原因是大框架熟悉因此可以快速掠过而但细节和个体差异又不熟并且记不住就很混乱。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关于霍去病墓石刻研究,认为这些石刻是为了将所处空间转为神性空间的“标识”,以及末尾两篇,关于壁画与绘画史的关系一篇恰好回答了我在读完第二篇后写下的同题问题觉得很满足。末篇“半启门”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但觉得作者延伸开去的内容略有点牵强。可能是我没读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