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西方诠释学史的封面

西方诠释学史

潘德荣

出版时间

2013-03-01

ISBN

9787301222706

评分

★★★★★
书籍介绍

该书为作者多年来研究诠释学的一本厚积之作。该书完整地论述了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史,时间跨度从古代希腊到后现代,通过大量可靠的第一、二手研究资料完整地勾画出了西方诠释学发展史的主流线索;通过梳理阐明了诠释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突出强调了古典阐释学和方法论诠释学的意义和价值;该书特别关注到目前国内学界较少涉及的《圣经》阐释学,以及贝蒂、赫施和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裨补了国内多年只关注本体论和存在主义诠释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打破国内将阐释学等同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的误区。

潘德荣,男, 1951 年生,德国鲁尔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诠释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本体论诠释学学会”副秘书长。2006-2012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

潘德荣教授长期以来从事西方诠释学传统的教学与研究,对诠释学的方法论原则及其本体论基础有深入的探讨,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诠释学界的广泛注意,除了在德国 ibiden 出版社(斯图加特)出版的著作 Ideogramm und Auslegung (文字与解释, 1999 年)和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诠释学导论》( 1999 年,被列为台湾高校教材)之外,他还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有关诠释学的学术论文、主编学术论文集 80 余篇(部),曾三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一、二等奖。 近年来,他还致力于借鉴西方诠释学的成果来研究中国的诠释传统,在这...

(展开全部)

目录
导论 1
上篇 古典诠释学 11
第一章 古代希腊:从神迹到智慧 12
第二章 属灵的语言与属人的语言 38
第三章 斐洛:从叙事到隐喻 4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强迫症花了一周时间终于读完......部分内容比较浅显琐碎,但是好在作者对阐释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梳理得非常清晰且对德国哲学用力颇深,因此常能旁枝侧出,读起来不会倦怠且能引发新的思考。之前一直不喜欢读史,觉得读史只为知其然而已,不如读原著知其所以然来得痛快且有用。当你真的想要进入一个领域,而不是作为兴趣者,一本好的史论书真的是太重要了,常说做学术要有问题意识,不是说你有很多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而是你对整个领域的发展史和现实状况的全面了解与反思。有生之年,我也要写一本阐释学史,为了向所有曾给予我思考能力的先贤致敬。
涉及语言学的部分还能看懂个大概,涉及哲学的就晕头转向了,海德格尔诠释学部分实在看不进去了……
寻找和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
诠释学入门书
买来作为翻译和阅读诠释学考古学的参考辅助书,作者对诠释学的梳理很清楚,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问题。总体来看,是理解90年代以后的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必读之作(主要是诠释学还没到能看英文的地步)。如果是考古学系的学生,建议直接从浪漫主义诠释学看起。一口气读完,对欧陆后过程主义的几大法宝,Context、现象学、反身性、实践都有诠释学的回应。
至少让对诠释学完全不了解的我有了一个框架,而且对诠释学的一些基本的观点有了清晰的了解。
入门友好
又是一本为了毕业论文而读的书,所以又是读得比较草率,但诠释学的发展脉络勾勒得很清楚,还是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