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生存启示录的封面

中国生存启示录

梁晓声

出版时间

2013-12-31

ISBN

9787301236369

评分

★★★★★
书籍介绍

★ 中国 “平民代言人” 梁晓声,继百万级畅销书《郁闷的中国人》《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后,最新发力之作!

★ 《中国生存启示录》颠覆往日的批判作风,告别“郁闷”“忐忑”,告诉我们如何用一种人生智慧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如何在浮躁险恶的社会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给我们前行与追求梦想的力量。

★ 梁晓声这一次更加真诚地为老百姓代言!《中国生存启示录》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直言中国人生存真相,呼唤我们遗失的幸福。

★ 梁晓声说:中国人可以在幸福与不幸福中选择幸福

不幸福的人生感觉人人都会常有,是生存竞争压力对人的心理造成的负面感觉,不同的人面临不同生存竞争压力。但有时候,也与我们对人生的思想方法有关。如果能提前对人生多几种考虑、打算、选择,也许人生的回旋余地会大一些,压力会小一些,瞻望前途,会相对的乐观一些;那么,不幸福的感觉,自然会相对的少一些……

内容简介:

著名作家龙应台说:“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梁晓声在他的新作《中国生存启示录》中,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媒体评论:

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坛的作家梁晓声一直被当做平民的代言人,通过他的作品人们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追求及幻灭、他们的执著与无奈、他们的默默无闻所孕育的愤怒和反抗。

梁晓声辛辣讽刺了那些社会转型时期,利用社会背景、职位、权力谋取私利暴富起来的一批“新贵们”,既揭露了他们致富手段的卑鄙,也揭示了他们精神生活的苍白。相反,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虽然终日为生计所奔波,但却享受着精神生活上的充实。在这种层面上,反映了梁晓声在“灵与肉”、“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中的抗争与回归,主张回归质朴、知足、正义的人性,摒弃那冷冰冰的理性,那装饰得漂亮的诺言。

——《21世纪你应关注的中国人》

与共和国同龄,他用文字见证时代变迁。钟情八十年代,他以知青文学奠定底蕴;悲悯底层命运,他笔指官僚权贵秉持道义。拒绝浮躁喧嚣,时代却夺去读者耐心;关注现实民生,他为民请愿却无能为力;现实无奈前行,他辛辣依旧苍劲有力。

——《凤凰网》

目录
◆ 主要目录
第一部分 共同的底线
人生和它的意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久没读这种随笔类的书籍。初读时觉得,一件小事,说这么复杂干嘛!读完后,觉得那么多小事,能论述的头头是道,能思考这么多,也确实值得尊敬了。
丹柯
怎么讲呢,梁老师说出了很多社会人行为下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去反思。 五星好评。
读到15%,读不下去…感觉语言不够流畅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并不是因为书中所陈述的文化的现实和对我们的文化所做出的启示,而是因为,我觉得“烟灰缸”如果依然存在,再多的启示也只能是启示,而这一定不是作者和我们希望的未来。
非常典的一类“知识分子”。有些人言必称希腊,有些人批判一切非他们出生时代的东西,以此自许自矜自乐。老朽的味道冲鼻。话里话外的批判,又有对名利的眼红。仇富用知识分子的自谓一说,好像就高贵了几倍。为是其欲弗若与?曰:非然也。
被书名而吸引。中国生存启示录,好大气好牛逼的感觉。给人感觉这里藏着每一个迷茫的中国人苦苦找寻的人生答案一样,仿佛拥有了他就拥有了人生指南,从此,人生拨云见日,神清气爽。 里面的章节也挺唬人,论这论那,法制 情感 文化 教育,无所不包。 原价买回来,没想到内容写的无法恭维,看了一半便看不下去了。视角宏大,结果只是泛泛而谈,点到而已,说了很多,又像是什么也没说,净是些正确的废话! 批判的软绵无力,剖析的毫无新意,个别文章那风格那结构那论调于中学生作文无二致,明显地像是凑文章,比如那篇论母爱,真的是没啥好说的可以不写。 故事毫无新意,观点毫无新意,总之就是不深刻,无新意,没感情。一头老牛的反刍之作。 不过,要是想学一些正确的废话,这本中国生活启示录倒还算是本不错的选材,仅此而已。
文人的思考和忧虑是深刻而切实的,传达的生活和思考的态度也是朴实而憾人的。读这样的文字,会让人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反思所为所求。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为诸多问题忧虑和兴叹过,也和身边人讨论过,却均以无能为力告终。 日后,要更多潜入朴实的生活中,把更普遍的人看在眼里,提笔记录所思所想。也庆幸自己看穿了浮华背后的空虚,以稳健的姿态孜求解答。活着不只是关注自己得到什么,也要想着能做些什么,太过功利的生活终归少些趣味。
有些内容现在也不过时,关键是真诚。
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