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内外之间的封面

内外之间

李溪

出版时间

2014-06-30

ISBN

9787301239308

评分

★★★★★
书籍介绍

屏风是一件易朽之物,它在历史上的意义 "在场"并不存留于考古发现中。本书作者通过对屏风存在的场域、图像、主体身份以及用法四个角度的分析,试图呈现出其在唐宋这一历史转型期的意义变迁。处于内外之间的屏风,透露出历史发展中场域和话语的应合与冲突。初唐之前,屏风主要是王家的用具。作为公天下的代表,君主始终要承担"无私"的身份。在仪式的场所,它是帝王光辉形象的映照;在帝王的内殿,它是君王日夜思省的明镜。帝王不合身份的"目光"往往会招致历史的苛责。从中唐至北宋,文人的视角渗透入屏风内外,他们以诗画构建出一个独我的性灵空间。到南宋以后,由于绘画价值的提升,屏风逐渐丧失了艺术品主要媒材的地位,转而成为生活空间里的一件装饰。然而,文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以屏风作为性灵承载的意图,他们依然以典故的方式,使它身上的文人意义得以流传。

李溪,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艺术学双学位,201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美学理论与中国艺术。台湾“国科会”人文研究中心访问学员,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曾获傅伟勋基金会“亚洲哲学”优秀论文奖、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在《文艺研究》《中国园林》《荣宝斋》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导言/
特别的屏风/
物的意义史研究/
(一) 历时性研究/
(二) 共时性研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中国画家是在“阅读”而不是“观看”一幅山水画。阅读是一个在时间中绵延的过程。』
这本书很难啊,看不懂的
不忍卒读
不够详实
给女神站个台
屏风的“在场”意义,是在被使用的当时呈现出来的。应该算是一种接受研究。
行文可见理论的嵌套,从海德格尔的“物性”,符号学里罗兰巴特尔的“语言结构”和“言语”,隐喻、转喻,还有福柯的“规训”.....熟悉的味道。。。 从屏风的在场的空间。“上手”去考察屏风的意义是没错的,但是用理论去总结屏风意义的时候,材料的“物性”反而消失不见。 另191页,第10行,揭开理性所带来的障壁,应该是“障蔽” @2019-03-26 22:00:30 @2021-09-12 12:42:18
不愧是德国哲学出身,不过一些观点还是牵强了点。
行文可见理论的嵌套,从海德格尔的“物性”,符号学里罗兰巴特尔的“语言结构”和“言语”,隐喻、转喻,还有福柯的“规训”.....熟悉的味道。。。 从屏风的在场的空间。“上手”去考察屏风的意义是没错的,但是用理论去总结屏风意义的时候,材料的“物性”反而消失不见。 另191页,第10行,揭开理性所带来的障壁,应该是“障蔽” @2019-03-26 22:00:30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