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的封面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夏晓虹

出版时间

2014-09-30

ISBN

9787301246269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本书从晚清新兴的报章文字中选取女性社会、女性典范、女性之死三个视角,透过对晚清女界生活与观念的考察,具体探讨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之间的复杂纠葛。作者试图通过进入报刊,实现阅读视角从官方到民间的转移,并由此返回现场,这种努力在本书中具体落实为通过对十个个案的剖析,对史料进行精细处理,以期逼真地展示晚清社会的某一现场,并由此揭示出其间隐含的诸种文化动态。上篇“女性社会”以个案整合的方式,映现晚清女性从生活形态到思想意识的新变;中篇“女性典范”以勾勒晚清女性的人格理想为目标,意在展现先进女性有别于传统的精神世界:下篇“女性之死”是对三位死于上个世纪初的女性各异的死亡方式、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风波的歧出的意义指向的解说。作者认为,由此构成的晚清社会的图景,实际上蕴含了现代社会与现代思想萌发的种种迹象。

本书作者以宏阔的视野精细地操作向不被学界看重的报章史料,以此生气淋漓地重现了晚清社会的诸般图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出人意料又令人信服地勾勒出晚清社会与思想新变的轨迹。

目录
导言重构晚清图景 /
上篇女性社会
第一章中西合璧的教育理想
——上海“中国女学堂”考述 /
第一节利用报刊的自觉意识 /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为了毕业论文看的,但很有启发。
学会了多种奴隶之直接奴隶,双料奴隶,三重奴隶表达
夏晓虹老师做个案研究的考据非常赞。
晚清女性史的个案研究集。女学兴办,女权与女学关系与其他启蒙问题类似,遭遇精英是否具有启蒙资格,启蒙内容确认,启蒙方向如何以及应否控制等问题。作为模范的中外女杰,随思想变化如何被认知,又如何被塑造。还应注意到,中国女性问题特殊的救亡图存的最终指向,但即使是在这一指向下,我们也不能遮蔽放足的个体体验与意义。进入公共空间的女性,如何表达自我与进行异性交际。第八章惠兴作为满族女性办学中面临的救亡和保族的双重目标极具张力。
写的太无趣了。
看了之后,知近代中国妇女奋起之不易,几乎是踉跄着半起半伏着前进,而又为这样颠簸着不懈前进而感动。 作为学术书籍,也很有可看性,值得一读
胡仿兰案,今日读之,恍如隔世,又惶惶然觉一切未变。
功夫扎实,识见似乎不深。没有什么新得。晚清论女权与如今大不相同,更近似一种达成国族、现代性双重革命的手段工具。这两种焦虑似为晚清以降中国人的基本心态。文学、女权、教育等等,都是启蒙工具,所以不免中庸化,歪曲本来面目。
精彩!
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可读性不强,如若是有猎奇心理,想要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女子事迹,倒还可以一读。不过同笔者言,书中大小事件皆借助报刊内容予以阐述,史实性颇高,但是其中文言文叙述者十有八九,对于现代人而言,读起来有些费劲。不过从本书中确实可以看出,晚清暨近代确实是一个动荡颠覆的时代,或许也因此包容性极强,话语的种类和多样性都在提高。“在中国思想史上,晚清可谓对经典的解说自由度最大的时代。旧纲维的日趋解体,新秩序的尚未建立,给思想界留下了空前广大的言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