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封面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苏力

出版时间

2014-11-01

ISBN

9787301250051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本书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例如: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其学术背景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释学、语言哲学等。以力求从平易中展现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交叉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中国的法学研究中来,并融合进中国法学。

目录
新版序
修订版自序
什么是你的贡献?(自序)
致谢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看得我写了一本笔记,所有空地方都愤慨地写观点,太想对抗了,不服有很多,当然,我确实佩服苏力的敏锐和博杂,丰富,而后包容,而后苛刻,而后踩实了自己的观点,坚硬如水泥。当然前半部分尤其是秋菊和很多农村法制的观点我并不认同。
读苏力老师的书,就是一种思维的享受,也有情怀的感动
二读。地方性知识、有限理性、制度经济学、谱系学、福柯、波斯纳……这本书给二十年前的中国法学界带来的震撼是怎么估量都不为过的。与震撼相伴的是深深的挫败感——苏力的问题意识、思想资源、概念系统都完全是陌生的,却又显然是无法忽视的——以及由此而来的抵触情绪。而肤浅的普世话语、接轨话语依然充斥在今天的法学界,可以说,在学理层面,主流法学界至今都还没有充分消化这本书带来的挑战。(大白老师感慨:90年代就有人做出这样的研究了,为什么今天贺卫方还有市场?)苏力确实可以在二十年后的新版序中自信宣告:此书完全没有过时。当然和《送法下乡》时期的自信圆熟相比,这本书多少还有些生涩,看得出来刚刚归国的苏力正在试探一种和国内学界的恰当对话方式,“语境论”也还有待完善。
很难相信这是在20年前写出来的。 读到 《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的时候,发现是在自己出生前后写成的,有种莫名的奇妙感。
骚气!非常骚气!全书精髓在第一编,非常系统,中心论点可以理解为『中华法系』的历史残余物和从西方移植发育的『大陆法系』间的冲突与交融。为此,作者首先引入『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消融了移植法的普适性光环,随后进行实例论证,对于秋菊那两案例的分析真的是犀利新颖,几乎是『范式转换』的大手笔。 可惜第二编质量明显下降(也可能是对新范式的新鲜感过去了),第三编“论文书评大杂烩”的感觉越来越浓。 比较遗憾的是终其全书也没看到有一篇从理论体系高度系统讲解『中华法系』的历史残余这类的文章,除了一笔带过的“法”“礼”等术语,基本上把空间都留给了作者所说的『实践理性』。此外最后一篇真的是水啊…直接拉低半颗星,没能和开头圆好,用法学教育(还特么上世纪)有点烂尾。 总的讲如果想了解直接本书的范式新颖之处看第一编就成。
有些有帮助,有些没有
没想到,一本那些年的书,如今读来,仍旧很新鲜,甚至其中很多观点,在一点点被落实。 但也会让人感受到,自己和学术之间的差距。
苏力老师文章易读,再读这本书,法社会学和个案切入比较精巧,观点上有些武断,但对本土文化的解读尚有价值,尤其是关于乡土的非正式制度、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等文章。
法社会学的研究角度,作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能聚焦于市场经济改革和中国本土实况对法制和法学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观点深刻,具有极强的超前性和现实意义,实乃佳作静电球。
也是专业课老师在大一第一节课推荐的书,我当时读过的十来本里对这本印象最深刻。后来有朋友要我推荐本专业书籍,我都首推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