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制度·言论·心态的封面

制度·言论·心态

赵园

出版时间

2015-08-24

ISBN

9787301261019

评分

★★★★★
目录
上编
明清之际文化现象研究
第一章 经世•任事
任道与任事
有用之学,有用道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赵园晚明三部曲
赵园的文本分析和史料归类是很细致而成功的,但她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散落在各处的观点没能成功地融合为一个问题结论或是现象表述。在史学上的修养更是惋惜,例如她竟不知钱牧斋和黄宗羲的师徒关系,而误以为两者观点相近是偶然,反以黄为宗而钱为旁,真可谓孔孟倒置。
作者似乎不急于(不善于)做结论
感恩!
明清之际思想面貌的复杂与丰富。后人解读往往基于当下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一种对“当时”的还原也映照论者当下的处境。论述不免有些支离,不难想见后面的材料其实很丰富,里面具体的人格很难一下子得到完整印象,只鸿片爪,是全景不是特写。思想与当时的情境。“整体论通常是以大量的省略、删减为条件的,尤其以抹杀个人化的选择为代价。”非君无失德,弗忍再提罢了。士的居处,尊严与自主性。君臣的相对性。尤其在易代之际士的位置。王学内在超越与以道抗位的权威二元化观念。发扬蹈厉强毅果决,自我人格的进取性。传统如孟子留下的讨论余地。经典重读再释不仅是简单复述而是赋予意义的活动。经世对游幕的辩护。船山对于秩序,中和,仁的一贯。
寻章摘句,不太喜欢这种写法,亦无甚新意。
神散
以論帶史的代表。雖然結構邏輯不算非常嚴密,但是論足以發人深省,隨處可見作者對於近現代史事的深思。個人認為是古代史事與近現代議題互為援引的優秀嘗試。白璧微瑕者,惟在史料鋪排不夠有層次。
评论中非议赵园老师没有成型的观点、不善于做结论等言,其实根本不明白赵园老师的论学旨趣!她在后记中清楚地说明:“我的这项研究自始就不曾以‘完整性’为追求。”“我所关心的,也仍然更是言说的人,是言说者的思路、态度、方式,以至透露于言论的性情。”“我更希望做到的,是让言论回到其悲言说的历史情境。”换言之,赵园老师旨在呈现明清之际思想面貌丰富的层次与繁复的色调,进而凸显其时士人的精神意气、人格形象及生命价值追求。所以在论述的时候,便“避免过度的‘介入’”,论“士风”一节,集中体现了以上研究思路,赵园老师称“不自信于对材料的掌握,不自信于对文本的解读与判断”。这就是赵园老师的坦诚与通达,是真正认识复杂历史面貌后的主动选择,也是最好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