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不平等的童年的封面

不平等的童年

[美]安妮特·拉鲁

出版时间

2018-05-31

ISBN

9787301270936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在当今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似开放和平等的社会中,然而,《不平等的童年》揭示了一个被广泛忽视的事实——我们的童年经历深受社会地位的影响。这本书带领我们走进美国不同家庭的生活,观察孩子们如何在各自的环境中成长,体验他们的快乐、挑战与梦想。它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日常互动塑造下一代的命运。
作者简介
安妮特·拉鲁,全名Annette Lareau,诞生于1952年,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领域的Stanley I. Sheerr教授。在2012年,她获得了崇高的荣誉,被选为美国社会学协会的主席。她的研究深度涵盖了社会分层、家庭教育以及儿童发展领域,尤其对非裔美国人和欧裔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观察有着独到且深入的理解。她的著作中,有一本是她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
推荐理由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深入剖析了美国社会中不同阶级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揭示了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贫困家庭在协作培养与自然成长之间的教养逻辑差异。它不仅提供了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背后的社会结构深刻洞察,还强调了理解这些差异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性的重要性。这本书是社会学研究的佳作,尤其适合关注教育公平、社会阶层流动以及儿童发展领域的读者。
适合哪些人读
对教育公平问题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
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及其影响的社会科学家
关注儿童发展与家庭环境的父母和心理学家
希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经历差异的学生和学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
第二章 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
第一部分 组织日常生活
第三章 协作培养的忙碌节拍:加勒特·塔林格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今年读到的最优秀的社会学\人类学专著,扎实,正统,专业,样本选择合理,案例记录详细,同时又具备语言上的生动。尽管基本清楚自己受的是中产阶级教育,但在读本书之前,我并没有想过中产阶级在儿童教养方面有如此一致的行动模式,也诚如书中的中产家庭子女一样,我很难主动感知到阶级资源优势在我的成长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阶级的存在太过真实,以至于人们会刻意忽略它,而这本著作结论令人伤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击碎了“个体努力即可成就人生”的美好幻想。这一版中添加了十年后作者对参与研究家庭的回访,读完这几个章节,会发现中产家庭子女和工人\贫困家庭子女的人生轨迹是多么不同,却又多么注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复刻了自己父母的人生模式,而这样的模式很大程度上会被继续刻写下去。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对自己抱有同情之心,差距并非都是个人原因。
这本书比预料的更加令人伤感。
六月打卡。1.新版,新增第四部分《不平等的童年与不平等的成年》,有从10岁开始到成年的生活轨迹。想起《人生七年》2.孩子们是在宽泛而分层的社会系统里长大,协作培养与成就自然成长各有利弊。3.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贫困阶级,似乎少了富人阶级,还是没必要?4.家庭生活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强大而持久,10岁时,中产孩子显得老练、世故、难以感动,工人和贫困家庭孩子看起来显得年龄更小、更活泼、更童真,而十年之后,中产年轻人看上去年轻又乐观。5.阶级再生产,不平等再生产,有些人的人生道路没有另一些人那样坎坷崎岖。6.作者赠送每个家庭成书,却有相当多对被描述的情况不满,玻璃心啊。7.P231,“有的孩子来得很早,差十分9:00就到了”。
不觉悟,不知苦。早觉悟,早绝望。对于第一及第二产业的从业者和他们的后代来说,还是永远不要觉悟的好。
中产阶级家庭惯用的“协作培养方式”以严格的组织活动日程安排,父母和孩子的协商讨论,对于教育机构的挑剔眼光为特点;相较之下,出生于工人阶级/贫困阶级的孩子们经历的则是组织化活动缺位的,被指令性语句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话语体系充斥的“成就自然成长”式童年。他们的父母常常缺失通过挑战权威机构而为孩子谋求发展豁口的能力,而只是被动地服从权威。美国梦的逻辑在当今社会似乎越来越不适用了,中产阶级通过与社会主流价值相对标的教养体系的滋养,在童年时期便已垄断了大量储蓄资本(如自信优越、人际交往能力),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是一个将后致成就作为官方竞赛规则的社会,然而先赋条件才是入场券。
得到听书
说白了,跟中产阶级比起来,工人阶级、贫困阶级家庭能把孩子糊弄得吃饱穿暖有学上,就已经很不错了,侈论教育。现在已经不是“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问题了,而是受制于资源、眼界、学识、精力等等因素,“下僚”阶级已经很难培养出“英俊”了。所谓寒门再难出贵子。
就着布迪厄读。 至少在公众舆论之中,我们已经能看到一些与之呼应的话语。
看社科类书籍比人生大道理更容易帮助视野受限的小村民们了解这个社会的规则,以后要多读社科类的书籍哇~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