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旧邦新造的封面

旧邦新造

章永乐

出版时间

2016-07-31

ISBN

9787301274286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本书是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一本法律史著作,探讨了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环峙、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恶劣环境中艰难的建设历程,并试图重构20世纪中国政治法律史的叙事。

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深度的讨论。作者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对全书进行了全新修订,并增补了"国体、精英吸纳和荣典制度"等内容,深度剖析了1911-1917年大转型的法理基础。

目录
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代序)/汪晖
导 言
第一章 皇统解纽:多民族王朝国家的转型危机
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与清王朝治下的中国这四个“老大帝国”在从帝制向共和的转型过程之中都发生了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惟有中国幸免于国家解体的命运。究其根本,“老大帝国”复杂的民族、宗教构成与复杂的制度多元主义实践,导致其始终难以达到可与西欧民族国家比肩的内部团结。在19世纪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老大帝国”们被迫建构某种形式的“官方民族主义”,以塑造统一认同,对抗各种离心势力,但建构“官方民族主义”的速度始终难于跟上国内地方民族主义的滋长速度;列强对于地方民族主义的扶持使得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帝国政府推动的改革也往往导致鼓励地方民族主义的意外后果。这一跨国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晚清政府的国家建设努力何以导向政治危机和革命,以及中国的共和转型何以避免国家的全面解体。
第二章 揖让弭兵?“大妥协”与中华民国之奠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妥协性”有了新的认识
框架规整清晰,在重重复杂线索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历史语境中法律文本的解读,将文本视为解决、体现、掩盖和转换现实利益与冲突的一层面纱,以历史分析来揭开它。这里就体现出“法学家”的固执和老实:虽然承认是历史决定了文本而非相反,但更愿意通过文本来追寻历史发展的走向。这其实是一种有关文本内容的观念史分析,而非对历史的考究和解读。这样的一个模糊空间,带来对这本书定位的争议,进而引发对其政治意涵德思考,但本书无疑让现实关切很好的服务于学术旨趣。
少有遇到辛亥革命积极面向的解读。清帝的退位诏实现了主权的和平过渡,堪称中国版本的光荣革命,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整个疆域的完整。而袁世凯在这个权利契约两头又当甲方又当乙方,在法律人看来确实有点好笑了hhh
作者并非实证史家,采用的是政治思想史的手法,主要依靠自己的观点串起先行研究和二手资料,因此很容易被实证史学批评。但是作者首先同情修正史学亲北洋的立场,但指出民初立宪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完成有效的秩序统合,进而入室操割,分析民初政治秩序的脆弱,指出各政治集团缺乏基本共识,袁世凯也没有有效的权力整合手段,从而论证最终以革命政党完成统合的必然性,从而获得了一种反观革命史学与修正史学的统合主义历史视角,很有启发性。
失之简单,史料运用待斟酌
结合旧邦新造谈谈民初法史研究的可能性 哈哈哈哈哈; 这本书看了三分之一,我准备自任永乐研究会理事;(3.16) 看了三分之二,旧邦新造可以作为我对民初历史研究的入门读物,引发了很多联想,果然读书虽然无用,但是读过了还是自有一番趣味。(3.25)
保守主义政治思想史编纂技法的极致
历史课本外的有益注脚
2020-3-9 新左派的东西。汪晖的序可看,比旺在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那本研讨会的论文集中以此序改写的那篇工整,那篇改到最后竟不明所以了... 杨天宏对章永乐的主权转移说有很深刻的批评,见革故鼎新所收录第一篇。主权转移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重视理论,忽视现实的影响,带来论证方面的问题,章的论证显然体现了这一点。杨“通过事实层面加以厘清”已经很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的关键了。 然后章的结论是很有“国师”味道的...怪不得有人讲章是“高级五毛”... @2021-01-28 12:38:38
宪政学的路数解释民初国家主义的正确性,这恰恰揭出了与主流意识形态教材相反的结论——南北政府协议构建民国法统,此乃双方为应国际挑战之妥协,而非一种革命。作者论证中的袁大头也并非汲汲君权之辈,恰恰是以北洋政府之初立,欲树于全球国家之林,折冲樽俎,忍辱负重而形成后世所谓“卖锅”局面。这种论证同样具有现实zz与历史zz的双重性,现实意义往往为新左派用,而历史意义则为自由派所喜,由此形成了民初历史争讼的一大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