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孟子新注新译的封面

孟子新注新译

杨逢彬

出版时间

2018-04-04

ISBN

9787301290354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稿是继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作者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通过语言系统内部的比较解决了《孟子》历代注家断句及理解上的分歧。与杨伯峻《孟子译注》相比,本书稿基本上解决了"一说""又说"的问题,因为事实上只存在一种意义,两种以上的解释只有一种是符合作者本意的。其次运用这种方法纠正了不少错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允准可靠。考虑到一般读者的阅读需要,本书稿给出《孟子》的全部现代汉语翻译。本书是作者坐十年冷板凳细细磨出来的成果。考证《孟子》中百余例古今见仁见智的疑难词句,以译注的方式呈现。

【编辑推荐】

本書是《論語新注新譯》的姊妹篇,同樣運用現代語言學方法,考證了《孟子》中108例古今眾說紛紜的疑難詞句,並給出確切的解釋。爲惠及廣大讀者,考證以“譯注”形式呈現——下里巴人的形式,陽春白雪的內容。 本書“考證”方法之主要者,仍是楊樹達先生所謂“審句例”——在浩如煙海的同時代文獻中網羅類似結構的詞句,予以歸納類比。以“最博最精”著稱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釋讀古書的名篇,如釋“終風且暴”,正是這樣做的。 本書的108篇“考證”,或稍不如《論語新注新譯》162篇之富贍,但本書《導言》較之《論語新注新譯·導言》,當有過之;對有志讀古書的朋友,或能如醇醪之怡神,或能似醍醐之灌頂——敬請別輕輕放過。 如果您不想與一本好書失之交臂,請一讀楊逢彬先生這部力作吧!

楊逢彬,1956年生,湖南長沙人,鍾叔河先生說他“是一個有理想家氣質的做學問的人”。師從郭錫良先生,獲博士學位。在武漢大學中文系從助教做到教授,現任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央財大CEMA教授。所著《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獲王力語言學獎、廣東省優秀圖書獎。又有《論語新注新譯》,郭錫良先生說它“的確是在語法系統規律指導下的‘竭慮殫精’之作,它在楊伯峻《論語譯注》的基礎上,無疑又跨進了一大步”。

目录
卷首的話1
導言1 例言1
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
公孫丑章句上(凡九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翻了一下,我发现这个用语法校正的路子是我一直怀疑的方法,我认为这个方法很有限,毕竟汉语本身没有严格的语法。我怀疑这种方法的起因是:以前读过的某些书,用这种方法擅改原文。
同意导言所说的,文字和哲理是两个层面的事,也要分两个步骤走。但完全按照古籍中使用的概率来确定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在个别情况下也是会犯错误的。这种时候,语感是重要的。孟子的逻辑很可贵啊,其实那个时代的诸子都比较注重逻辑,尤其出了名家,可惜巧言一直被中国人钉在耻辱柱上,语言逻辑也渐渐被边缘化了。但儒家言过其实也自孟子始,所以孔子恶巧言令色者,也不无道理。
总有些人以为用了计算机解决几千年的疑难问题,遍沾沾自喜,无异于痴人说梦 ,矮人观戏。孰不知自己的东西支离破碎,味同嚼蜡。
用现代语言学和文法学解释《孟子》中疑难词,多辩驳清人注疏问题,不过整体思想方法并未超出清人大多,部分解释有为立新说而强言之。导论写得很好。
几乎就是抄杨伯峻译注,删掉了杨伯峻注中的很多“精华”,“新”在增加了很多民科味浓重的注译,导言写得阴阳怪气。
乱改杨伯峻《孟子译注》,正确的改成有待商榷的,错误的一仍其旧。考证胡说八道、信口开河。
太无聊了,繁复琐碎。这种东西有什么意思,没什么思想深度也没什么论证,甚至还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要不是写中哲论文,这辈子都不会翻开这本书。讲的这么崇高这么神秘,凭什么四心就是善的?
懷疑作者根本沒有閱讀古籍的能力,翻譯注釋不通之處比比皆是,自以為出機杼的考證又只是羅列同類。由於有了電子檢索,這種羅列變得很容易,但更需要增強理解能力,可惜作者實在是理解能力太差了。或者這就是所謂現代學者,只能針對某一小點寫出冗長連篇累牘的黑話論文、卻連句讀也不通原文的意思也不知道註疏也沒有讀過,覺得如今學人不學是常態。
配合杨柏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