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隐形书写的封面

隐形书写

戴锦华

出版时间

2018-06-28

ISBN

9787301292044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勾勒当代中国文化地形图,冲破文化镜城的种种幻象。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电影学者戴锦华教授经典代表作。

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无疑成了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在流光溢彩、盛世繁华的表象下,是远为深刻的隐形书写。凸显这隐形字样,在新的坐标中勾勒一幅当代文化的地形图,并拒绝陷落于90年代的文化镜城之中,是一个文化研究者的必然选择。本书对盛行于90年代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于今天的读者了解新时期中国文化的源头与流脉,具有重要的指证意义。

目录
写在前面
绪论
文化地形图及其他
第一章 镜城突围
第二章 消费记忆与突围表演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廉价的回忆与情怀突然间被戴锦华的深度击垮,自认为逃脱了时代的个体,实际上并没有。大概不久后,我们将迎来它的续集,2000s—2010s的隐形书写,而1990年代,将是当代中国的系谱学。
备考复试时匆匆翻过,如今重读,恨不得把每一页的观点拍下来反复回顾。书中穿插大量隐喻象征,不乏对西方思想的引用与解释。多描述性的文字和不确定的虚词,观点却清晰有力,理性审慎,丰富立体。但也像洪老所说,字句间仍有一种“自反”的不协调感,还有一种不敢断论尚有余地的犹疑。底下注释很全面,可作为补充。文化研究可太有意思了!戴爷博学睿智,坚定又包容,是一个真正的思想者。她说“我们正经历一个社会批判立场缺席的年代”,幸好她仍有勇气去批判社会。
我的妈,戴锦华和程巍比差太远了吧,太曲折了 绪论挺好,但作为文化研究的一个要义,戴并不懂经济,所以只能用反复用“镜城”“复杂”这种词来和稀泥,而看不到其内在逻辑 谁能把吴晓波和戴锦华结合一下啊
非常精彩的著述,向读者们呈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至90年代之间中国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之渊源,受益匪浅。总体看来,中国是一个充满创伤记忆的国家,近代史上屈辱和现代进程中所经历的政治暴力,使中国社会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及其严重的断裂和错位,80年代号称的“中国的文艺复兴”实际上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当下的中国是一个由经典社会主义理想和资本市场共同合作“和谐并存”的国度,极具自身特色,正如作者所言,与其去纠结中国社会是否已经进入“后现代”阶段,不如干脆把中国社会视作“后社会主义”时代。至于何谓最好的时代,何谓最坏的时代,大多数情况下也仅仅是某些人厚古薄今的思维在作祟。历史不可能倒退,但针对眼下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做出理性、积极、批判性的回应,才是关键。
很多事情她都算是真的看透了。关于跨国资本幕后注入并悄悄改造所有人的意识形态、西方文化霸权下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思想灌输与历史改写的警惕(如八十年代精英知识分子把西方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当成是模范对象加以追随,先锋艺术、王朔式戏谑、流浪艺术家,他们追随的是美国梦)、90年代以降消费主义使一切价值被消解以及阶级问题被模糊(如跨国资本与本土商业文化甚至主流意识形态的和解/勾结),而当她隐晦地说出「“告别革命”间或成为90年代一种深刻而可悲的社会共识」时,她左翼的乡愁和右翼的悲情其实是在讲述她自己的无力,“但我已经够老了”,耳边是她的声音。// 西方用资本洗刷和改写着的共产主义记忆及其理想,但当下谁还会在意什么历史史实,什么过时的理想。当下的我们不一定比共和国前三十年的人们更加清醒,倒是多了很多自以为是。
有句一直想说,但又不太敢说的话:我看戴锦华的演讲和之前看她的一些文章,我总有种看不进去的感觉,就是绕了半天,看到了很多华丽的词语,但不知道她想说什么,以至于入戏很难。这本书已看过半,依然有这种感觉。
是目前看过的戴老师的书里最难读的一本,首先是因为缺乏学术训练,导致很多词汇对我来说如同密语,以及确如戴老师所说书中为了规避审查而自觉形成的隐晦、迂回、不甚了然的文风,二是因为本书试图描摹的90年中国文化图景确乎过于庞大、复杂又不乏彼此矛盾、令人迷惑之处,如同一座镜城,在无数的反射之中形成数不清的镜像。从90年代延续至今甚至更加突出的的或许是以民族主义掩盖或转移日益严重的jj矛盾。
A parody:戴爷(?)以能指的繁星勾勒出九十年代中国文化地形的“雾中风景”,这一试图将消费主义大潮裹挟下林林总总的“隐形书写”显影的“镜城突围”,在担荷着建构另类/替代性(alternative)文化政治的现实许诺(296)之同时,亦面临着批判知识分子的卡珊德拉式迷思(45)——我们有过剩的“后见之明”,而拒绝/无力提供前瞻预见。朝向世界的枪声间或鸣响,朝向自身的诘问仍在萦旋:纵然“描述”是“改变”的前奏,但随后的主题该如何展开?漫漶的能指是否堆叠起另一重更加难以突围的镜城?浮桥涉渡,所向何之?作为二十年后的文化研究同人回看本书,初读时的思维快感早已不存,留下的是某种“长于语辞却止于语辞”的困惑、焦虑和无奈。
我觉得本书诞生就是一个现象。在这个领域获得更多认识,精神上也受到了鼓励(?)
最近读的一本书,戴锦华老师早年(90年代)的文化研究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