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浮出历史地表的封面

浮出历史地表

孟悦

出版时间

2018-04-30

ISBN

978730129357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浮出历史地表》是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经典著作。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以作家论形式深入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重要女作家,同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出了女性写作传统的形成和展开过程。理论切入、文本分析和历史描述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本书自1989年问世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女性批评和理论话语"浮出历史地表"的标志性著作。

目录
绪 论 1
一、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 2
女性的(反)真理 2
从男耕女织到“父子相继” 4
“人伦之始” 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拨云见日,异香满口,如痴如醉,相逢恨晚”
成书于30年前,戴锦华03版后记写的是“愿读者分享我们曾有的年轻,也原谅我们的年轻”,18年版后记写的是:“当岁月风霜一重重的将我覆盖,当身边的人们熙熙攘攘,去而复来,我并未修炼成世事洞察,人情练达。我仍怀抱对人的爱与对合理的世界及明天的梦想”
大开大合的文笔,利用以时序为绳的作家作品以及之与社会思潮大背景的互动构建起来的现代女性文学史。摘录的时候发现都集中在(孟悦的)总论部分,学习如何写史。有开创之功,但用女性主义这一意识形态去串起这些作品也同样遗留了大量可供书写的罅隙和不同的解读角度。无疑在自己的理论框架内是很完备的——但斩钉截铁的语气也不免使人质疑会否有心虚嘴硬之嫌。我想不明白的一点是,戴爷这么多年一直强调的“女性性”到底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存在某种本质的“性别性”?男性性是什么,是否有社会建制、性别权力之外的“本质的”男性性存在?倘若两镜之中的空虚就是答案呢?在论述孤岛时期的时候显示出一种倾向,即脱离了意识形态控制、指向个人主义的女性书写呈现了女性性,虽则女性意识与个人意识同步觉醒,但是否剥离前者肯定后者就是一种对真相的趋近呢
这本书指出了现代中国的女性书写所遭遇的困难,她们不仅要面对现实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惨淡境况,更要面对整个父权象征结构的压制。
粗犷又细腻的文笔,真是一气呵成的书!作为学术性极强的一部著作文风却如此华丽(褒义),站在大时代背景下解构女性,即使身为女性的我有时也无法完全理解女性所受的苦难。真是后悔晚了四年才看到啊,纸质很好,应该买来珍藏才对。
由于所买纸质书的印刷问题,读到每一页都有很刺鼻的味道。这极大的阻碍了我阅读的进度和感受。但总算像啃骨头一样还是很浅显地啃完了这本书。 文学性与学术性很大放异彩,完全站在女性的立场和视角来阐述女性主义。最喜欢萧红这一章,庐隐这一章的讲解很清晰,全书语言真的很厉害!!!还需我细细品味,慢慢消化!
非常喜欢。此书以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作家,拓展了我对中国近代史的视角,进一步展示了如何将精神分析法、结构、后结构主义运用到文本分析中,还结合了许多中国文化特有的历史描述。在阅读过程中,时不时联想到最近在网络上、网络文学中看到的话语现象,然后尝试用这本书里的角度来分析它们。后记中,老师讲到这本书因为成文已久,她们在此后多年也已往前走了不少,一些观点甚至已经被抛弃了,不禁想要进一步了解更新的学术成果。看下来觉得前半部分更辛辣锐利,文笔又好,恨不得把大段大段的文字连着抄下来,后面不知是不是我自己看得疲了,有些草率地看完了。
跟着这本书读这读那疯狂种草无疑是幸福的(虽然对苏青和张爱玲生理上不适)。能看到文字的青涩和大胆。好喜欢戴老师哦。
阅读过程中多次想站起来鼓掌,直呼过瘾
中国的妇女解放似乎向来是附着在民族解放、国家发展的需求之上的。五四时,反封建、弑父的浪潮召唤妇女这一封建父权制最大的受害者来指认、反叛父权的控制。而当大众、群体成为绝对之神,社会革命淹没个性启蒙,女性问题又被主流意识形态弃置一旁。 读完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谢这些女性前辈为我们提供了女性成长的独特体验。在女性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从同性身上寻找认同和表达,寻找关于自身的答案的。这些女性前辈在文本中留下的困惑、彷徨、挣扎与抗争,对其他女性来说,是一笔财富。这些经验让我们意识到,原来从前的女性也经历过和我们一样的迷茫,一样的挣扎。原来我们并不孤独。女性精神主体的成长是需要传承与发展的。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表达与书写,共同形成属于女性的历史与话语。这是我们确立女性主体意识的来源,这便是女性写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