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的封面

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

何晋

出版时间

2018-05-01

ISBN

9787301293621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身边那些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场所。而《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这本书,将带领我们走进北京大学燕园,领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体会到文物的价值,更能够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作者简介
何晋,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博士,现任教于该校并担任副系主任。他的研究方向集中于先秦史和历史文献学。在北大,他主持包括“中国历史文选”、“图说中国古代文明”以及“文物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等一系列课程,深受学生欢迎。自1988年进入北京大学以来,他的学术贡献和教育热情为历史学领域培养了众多人才。
推荐理由
《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一书详细记录了北京大学燕园的历史变迁、文物古迹以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书中不仅展现了燕园丰富的历史底蕴,还强调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鼓励读者深入了解和爱护燕园文物,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文脉。它不仅是对燕园历史和先贤的纪念,也是向120周年校庆的献礼。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北京大学校友或燕园游客
希望了解中国大学历史和校园文化的读者
关注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的公众。
书籍脑图
目录
序/ 1
北大校园为何称“燕园”/ 7
淑春园/ 19
西校门 28/西校门石狮 31/校友桥 34/华表 38/办公楼 41/
丹陛石 45/石麒麟 47/外文楼 49/化学北楼 51/民主楼 5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补北京行未打卡北大的遗憾。书以北大10个园子划分文物,简述其功能、历史价值和目前情况,涵盖一些历史文化常识,图文并茂。早期学校各教学办公场所都由外国人捐助建造,外国人任教,从而也启蒙了一批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书最末讲国人对文物的随意破坏,刻刮,很心痛。如要去北大参观,此书是很不错的指南
“北大校内的老子像,不是伸指头就是吐舌头,虽然来自典故,但都仅有形而缺神。”(p.154)一句话就将那种爱校心切的感情表达出来了。毕竟是历史学出身的,言必有据,行文沉稳,可谓是最好的燕园导览了。
所以我2014年印象中的那片小卖部 应该是跟着32楼28楼那些一起被拆除了。我说为什么印象中的那个路口一直也找不着。2014年第一次参观北大 后来2019年时来演过出 再就是2021年入学了。对这园子了解太有限了。
2018年5月,在北大学习培训了一周,每日课余都在争分夺秒地往校园各处跑,深怕遗漏了什么值得一看的景物。学习临近结束,在北大书店购得此书,也算是一份颇有内容的纪念品。回来后细细地读了,感觉重游了一遍北大校园。如果想要了解北大历史、风物,还是值得一读的。
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来,何老师真的很爱北大的。希望在毕业前,像何老师一样,走遍园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微信读书看的
大概翻了翻,写的挺详细的
不错,简约明确,为研究生阶段毕业作品做资料用。
入学第一年百廿校庆期间买了这本书,一直未读。要毕业的这半年才终于读完,但也已经对学校里的文物了如指掌了,因此没太有新鲜感。近几天准备趁毕业前,拿着这本书最后对学校的犄角旮旯探访一圈。读完深感懂历史的人和不懂历史的人看到的燕园完全不同,前者看到的是每处地方的历史底蕴,而后者可能只在感叹为什么学校不让建高楼导,为什么生活区这么小。ps.何老师拍照水平比我高多了。
20220415,对P大校园里的文物古迹分区介绍,部分内容已在别的书里看过;半个燕园的文物怕不是都是圆明园搬来的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