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帝国之裘的封面

帝国之裘

[美]谢健

出版时间

2019-06-30

ISBN

9787301305515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荣膺2018年美国亚洲历史学会列文森奖。

乾隆帝曾经盛赞过东北丰饶的物产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认为满洲大地是资源富集之地,也是自然生命力的源泉。这里的土地山川生生不息,养育了满洲人以及清朝皇室的祖先,也使其分享了素朴纯真和不竭的生命力。

清朝皇帝通过进贡制度,向满洲和蒙古地区征收毛皮、珍珠、蘑菇、人参等珍稀物产,这些物产不仅仅是物产,而且代表其产地所具有的纯真、丰饶、充满生机等象征意义,作为一种永恒的家园,与皇室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

但这种进贡制度渐渐对满洲和蒙古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造成了环境退化的后果,还形成了复杂的开发与控制的制度和组织。

作者是新清史的新锐,利用了大量满蒙文献,在对东北和蒙古环境史的考察中发现了皇帝对于北部边疆的想象、进贡体系与自然环境的恶化、清朝的奢侈品贸易和消费等诸多因素复杂的互动关系,为我们理解清朝边疆历史提供了新颖的视角。

谢健(Jonathan Schlesinger),2012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与内陆亚洲、环境史、早期现代帝国、族群、商品与消费。出版专著A World Trimmed with Fur: Wild Things, Pristine Places, and the Natural Fringes of Qing Rul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发表论文《新清史与中国环境史前沿》,江汉论坛,2014 年 5 期。与 Mette High 合著“Rulers and Rascals: The Politics of Gold in Qing Mongolian History.”Central Asian Survey 29.3...

(展开全部)

目录
中文版序言 / i
致 谢 / ii
转写说明 / vi
前 言 / vii
第一章 北京的视角 / 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本书以为物品为切入点,揭示了皮毛等奢侈品如何推动清帝国将族群和地域的差异制度化。清帝国在蒙古、满洲和其他北部边疆地区实行不同的统治策略,并从这些地区借助朝贡制度控制皮毛等高端商品的流通。18世纪末,面对皮毛、珍珠和人参贸易的丰厚利润所引发的无证移民、盗采盗猎、环境破坏以及产量下降等问题,清帝国开始通过肃清外来汉人和强化边疆管理等措施试图将这些边疆地区恢复为一个仅存在于想象中的纯净自然之地,以此防止当地居民丧失原有的传统和独特性。清帝国对于纯洁的追求改变了人们对于满洲与蒙古等边疆地区的历史想象,至今我们仍会将北方边疆与原始自然联系在一起,忽略了历史上这里曾是不同族群从事贸易与开发的乐土。另一方面,这些举措某种程度上重新整合了地域、族群和自然空间,明确了原本因为商品流动而日益模糊的族群与地域界限
谢健(Jonathan Schlesinger)的《帝国之裘:清朝的山珍、禁地以及自然边疆》是2018年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获奖作品,重点研究了清朝中期被清朝统治者视为龙兴之地的满蒙地区环境变迁,过度开采资源带来的生态、社会、经济影响,以及伴随其来的对环境的忧虑意识。 从传统清史研究看来,肇建清帝国的女真民族,与同样发源于当地的辽、金政权无异,但是将清帝国崛起放置在全球史的视角,就会发现并不是如此简单。早在15、16世纪,女真人就与俄国、蒙古、朝鲜、日本、明帝国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贸易网络,女真人并非是既往认为的原始游牧民,而是早期参与到全球化贸易商业资本家,努尔哈赤与同时代海商郑氏家族、雇佣兵首领毛文龙都是依托于东亚贸易圈生存。清帝国不仅是东北亚少数族裔缔造的政权,也是早期全球化的产物。
相当精彩
从珍珠、人参、口蘑、毛皮讲了从盛京到“纯净东三省”的变化。帝国希望用划定区域和定额来管理,然而也抵挡不过动物迁徙、人口流动、贸易和生态变化的冲击,最后朝廷重构了满洲“自然”和“纯净”的历史。学术上其实没法评价,因为我对相关的制度地理档案的了解都太少,读起来比美国历史还要陌生……由此也可瞥见满洲在传统叙事中的位置。
此书可谓新清史2.0版力作。当国内学界还在就清朝的国家认同与民族建构进行剪不断理还乱的“争鸣”的时候,人家早已经开辟了新清史、环境史与边疆史结合的路子。作者的致谢里大佬云集,加上本身又能读满汉两种语言的档案,功底扎实,可谓如虎添翼啊。作者想赋予书的内涵相当丰富,反映了权力与自然,开放与封闭,复古与现代,全球与区域的关系等等,在较短的篇幅里阐释清楚是很不容易的。不知道是因为这本书的意识形态还是什么原因,评分居然不算好,令人诧异。此外,这本书装帧和纸张质量颇为不错~
第一次读这方面的书,很多地方其实看得不太懂。不得不说,作者叙事方式真的很棒。第一章应该是个人感觉最好读的一章,最后讲毛皮的那章没太看进去。正文后有将近一百页的注释、参考文献、索引,虽然文献有出处是好事,但这个非正文的体量让我有一种…包装盒里塞报纸的感觉。
挺好玩,印象很深的还有毛皮从其最大的危害被认为是贬抑汉文化到被汉人internalize到与茶和墨水相配,“满洲地区”和东三省的地理、社会、政治意义差异,生态危机和地方管理(保持珍珠开采是衡量统治质量的标准,蚌的灭绝代表管理效率低下),鹿茸的价格曾经是以砖茶块数计算(想到《茶叶大盗》里的内容),清政府对蒙古和盛京+周边的想象和理想化重塑… 好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概念叙述,比如对中国少数民族和美洲原住民被用于批判发展主义的生态智慧的比较,还有蒙/满文和中文/英文的语言学探讨(nature和肃清/清净),非常有意思。但大部分内容都无可避免地还是从汉文化中心视角出发展开的,可能是因为文献数量的原因?结论感觉也有点潦草。
从意识形态角度讨论环境、贸易问题,关于相关制度和行政体系的讨论尤为精彩。不过缺点也很明显:从北京视角出发忽略地方社会秩序;将清政府视作一个整体而忽略了内部的博弈与不同政见;多语文文献的差异性展现不足;夸大了环境破坏与政治改革的关联,陷入单线叙事。
新清史,题材和分析都挺不错的,翻译的文笔也很流畅。从物出发衍生到环境史,主要侧重于人对于环境的塑造和影响。不过文中还提到了另一个很好玩的观念史point:清廷本身体现了历史性和自然性,东北地区同时作为清代的「边疆」和「龙兴之地(故土)」存在,帝国出于政治或文化的考量要求东北地区的纯洁(肃清)。这种要求影响了人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历史想象,so白山黑水式的原始自然之梦延续到现在。。
清帝国跨越草原、平原、高山、湖泊,起价在盛京,统治了中华故地,在骑马夺江山后也不忘射艺,其衣食传统也成为上流品味,穿动物绒毛做成的衣服、冠带成为时尚,于是乎辖民就要去捉貂杀虎,种种奢侈品的消费成为劳民负担,也刺激了黑市贸易。老百姓挖蘑菇也成为劳役的一种,皇帝的口腹之欲通过杀头坐监等实现,不法商人更是跨越国界、族界等界限,为利益奔波冒险。作者采用大量的满文档案,讲起故事来十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