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庄子哲学的封面

庄子哲学

王博

出版时间

2020-05-31

ISBN

9787301309919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作者是国内研究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哲学的著名学者。本书聚焦于公认出于庄子之手的内七篇,尝试了一种新的解释庄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学术专著写作的范式。

作者按照庄子哲学的内在逻辑脉络,重新确立了内七篇的阅读顺序,从人间世到应帝王,从个体对人世间种种苦痛和危机的洞察,到最后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和解脱。作者在对原文精准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庄子哲学的内在精神,描述了庄子与世道那种微妙的张力。在这种精细的探寻中勾勒出了庄子独特的人格气质和非凡的精神魅力,是一部渗透了个人体验和感悟的学术力作。"

"王博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著作有《庄子哲学》《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简帛思想文献论集》《易传通论》等。"

目录
引 言 庄子的思想世界 ...... 1
第一章 狂人和狂言 ...... 15
第二章 《人间世》 ...... 29
第三章 《养生主》 ...... 55
第四章 《德充符》 ...... 7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适合入门。不必、不值得细读。
庄子关心的是人本身,在那个慌乱的时代,即使“我”形体不是完整的,“吾”仍是可以去游于心的,闪烁着人文关怀之光。
原来是2004年写的,买的时候没注意到。错误:180页,原文:二八为肩,四六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横竖相加都是十五。 版本2020年6月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1-30991-9。 正确: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横竖相加都是十五。不知印刷、校审还是写作的错。希望下一版本能改正。
比庄子哲学讲记清晰透彻,离文本更近,讨论更加成体系,功底更加深厚,王博老师全篇写作把自己代入进庄子,说明如果是庄子,庄子会怎么想,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看完之后对庄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读这本书,像在听讲座,很棒的老师坐在面前,不摆架子,不卖关子,娓娓道来,认真说给你听,出口成章反过来的感觉,作者文辞优雅,理解精深,本该非常书面的内容,偏偏是口述出来的感受,有流动的韵味,有互动的节奏,带来别致的阅读体验,颇有滋味。就读此书了解到的庄子思想来说(庄子原文都未能通读逞论读通了,全然不甚解前提下的初步感受),觉得庄子想的说的当然都很有其道理、很自洽,但自己对其部分内容暂持保留态度——这貌似是一条更适合少数人的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有可能会是一条“酒肉穿肠过”、然后酒肉穿肠的路。相形之下,对于(听来的)老子的想法,似乎更为接受认同更觉厉害更为喜欢些。还是离道甚远啊——说得是自己。ps,刚搜了下,作者居然是同乡~
很好看的一本书,装帧和排版赢了。感谢这本书,需要这样提纲挈领的串讲,同时抛出自己的见解,开启不同的视角引发思考。也很同意作者在后记中提到的“同情的了解”与传统学术研究的区别。人难免主观,尤其对待人文科学。若庄子的心不由逍遥心来解,又能解它几分呢?但我也想说,不同人看庄子,必然有不同。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讲解的庄子在他当时所处乱世中写下内七篇背后的悲观与无可奈何,恐怕在我这个天生乐观之人眼中又是不同。当然我也还可以继续学习(看看庄子本人写下内七篇时到底作何所想)。但大体上,恐怕终究心境不同,看到的也会不同罢了。
粗浅了解庄子内篇的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