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生活的暗面的封面

生活的暗面

[美]迈克尔·施瓦布

出版时间

2021-04-01

ISBN

9787301319475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社会学入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进行社会学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学的想象力”,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却是很难让人满意。作者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找到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培养社会学正念。

作者在书中第一部分,借用许多人生故事和课堂对话,亲手示范如何用社会学正念去拆解社会世界,在书中第二部分则讲解了十种社会学技能,把社会学理论转化为日常实际行动,在为我们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大学何用:上完大学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大学是否就白上了

视金钱如废纸:为何一张纸币能够换来一杯香喷喷的咖啡

我只是在奉命行事:没人想要的战争如何一步步变为现实

女人很受伤:男人不做家务如何影响职场平等和政治平等

一生和你相依:为什么我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我也需要人来陪:为什么我们无法做到在盒子里长大成人

这里的人静悄悄:为什么演讲结束自由提问时谁也不说话

咫尺之遥:为什么明知有人需要帮忙我们却谁也不肯上前

小心这里有陷阱:校园欺凌、家暴和强奸案件的惯有模式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谁能保证太阳明天依然照常升起

我们来自不同的天和地:到底我们不一样还是我们不平等

相貌很重要:为什么我们很容易被那些美丽的外表所迷惑

有点权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为什么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别让我当人类的背锅侠:自然灾害是否真的是自然发生的

生命是一个过程:谁不想一见钟情,又有几人能一夜成名

来碗社会学心灵鸡汤:成功的秘诀,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

社会是一头大象:为什么每个人眼中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

目录
前言
本书使用说明
关于对话、杂记和第5版
第一部分 培养社会学正念
第1章 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德里达的幽灵谱系:时空错置结构的历史或精神史的本体结构,福柯的阐释的原则的思维惯习、历史的本原性生成机制,巴特的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种种的透镜下,做什么都是有原因的:一个人吃完梨后把核扔进一辆正好在他面前转弯的摩托车边门里,真是湊巧,好像就这么随手一扔,最终成就了这种简单的美好的是扔核的那人甚至沒扭头看一眼有谁注意到了此事。历史是背着我们所做事情的每一秒肌理精神的总和……一系列的社会系统配置的历史时间的每一秒通路,神才得以通过这狹窄之门。世界是所发生的事,一个人可能没注意到,不知不觉中,他正在错失很多东西。不过,另一种神话:他们主动拋卻浮华和俗世纠缠,住进小泥屋甚至木桶里,并坚持认为构成幸福的关键因素并非是物质的或审美的,而永远是心理上的。 最哲学的部分是单纯而宁静的生活。
作者希望培养社会学正念 (社会世界是人类创造的、人与人相互依存、权力、不平等、过程) ,从而创造美好生活。 个人而言,读到“社会世界的存在源于共同信念的力量” “看清事物间的联系(注意你的每一个行为,例如是否拒绝性骚扰,都会给群体和社会带来不同的大后果)” “注意错误的相似(黑人/女性对于白人/男性的其实并非相似)”,觉得很受启发。
生活的暗面,我们不被日常认知见到的生存肌理~
入门书,感觉停留在批判思维的层次,这书问题在于,大约为了反教材,一个概念都没有,但一个理论体系脱离了基本概念,只是用事例来讲述表达理论体系,就像是用寓言讲一个道理,看似把道理形象化成了故事,实际上已经对道理化约了,如文中的很多表述,如果能比较透彻的理解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不用作者表达自己就可以想到,甚至还可以理解为什么社科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从阶级平等的关注逐渐转变到性别,少数群体的平等关注上,这也是社会学 最有意思的地方,社会学可以让个人从上空俯视个人的处境并有所理解与行动
署名两个译者,但只有第二译者的简介,这说明什么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校都是作为一台分拣机在运行,为来自工人阶级的孩子提供工人阶级的工作,为来自中产阶级的孩子提供中产阶级的职位。 我们把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分开,让老师充分替代父母和老板,把学校的一天分成几段时间,让学生遵守纪律,惩罚那些胆敢违反纪律者。这些做法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它们说明,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把学生变成好的工人。” —————— 人间真实。 所以如果你能够站在宏观层面认清命运、认清现实、认清自己,你就可以学会更仁慈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查漏补缺。概论类的书。现在想想好的入门老师或者基础教材就是能带人找到一个思考很久的问题。
非常精彩的社会学导论,用社会学的正念贯穿全书,体例非常有趣。但满书的社会学正念让人头大,不是惯有的教科书,但还是教科书的口吻在说话。
非专业阅读友好,的确有些观点浅尝辄止,但是对于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很受启发。激发了我对社会学的兴趣,那这本书就带给了我很大的意义。第二章太水了,遂减一星。
“社会学正念”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