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 年刚成立的时候,地处“三不管”地带的战旗村背着 700 元债务,所谓的集体资产就是 1 间破房和 3 条破板凳。比起宏大空泛的“模板式”描述,人们更关心那些重要环节的起承转合怎样操作,更需要超脱具体人和事的理性分析和归纳。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所有村庄都能像战旗村这样,因处于都江堰水利系统中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两千多年的人文熏陶,因此战旗村的经验没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本书剖析了战旗村发展变迁中可以复制、模仿乃至替代,因而具有一般性的内在机制。从村庄“特殊”经验上升为乡土社会“一般”规律,是本书重要的理论贡献。
本书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研究对象所处的背景环境具有整体而全面的把握。作者团队一贯的特色是将中国整体与村庄个体互相映衬,本书考察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内政策与国际局势如何密切关联进而深远地影响了村庄的运行逻辑,分析了村庄的内部化机制对于中国应对危机和挑战的作用机制,既通过具体事物和过程的描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又不至读者迷失于微观细节而失去宏观视野和整体性的问题意识。
本书内容的时间跨度逾70年,通过档案资料和访谈揭示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比如初级社、四清运动、三线建设等)村庄运行的大量细节,并初步解释了国家政策思想与村庄行为之间的对应性,因而具有极强的资料价值和历史辅助读物的作用。
本书试图将考察脉络向历史延伸,从经济学、管理学视角探讨战旗村庄中大小故事中体现出来的具有东方社会文化独特性的村性理性机制,探索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历史中与自然共处共生而形成的内生制度及其在当代仍具有生命力的内在机理。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努力,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董筱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经验比较、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等研究。是《去依附》《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解读苏南》《再读苏南》《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等著作的主要执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