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的封面

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夏晓虹

出版时间

2021-11-01

ISBN

9787301326084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不同于主要作为新知识、新生活方式集散地的上海、天津、广州等口岸都市,“晚清北京”的意义更在于新旧共生、士庶交涉、旗汉杂居,传统政教与近代文明相交融。这一文化空间,既不失其固有的政治资源,更在清末“中西学战”、新旧社会冲突、上下关系变化、中外习俗更迭等一系列文化转型过程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

本书将晚清北京视为一个“文化空间”,探讨其间各个社群在各种场合运用多样表达方式的共生关系,带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充分利用报刊、档案等原始材料,力图深入晚清的历史情境,研究具体的文化人物、事件、机构和相关的文学文本,力图交织呈现晚清北京这一特殊历史横断面的文化生态和城市性格。

目录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陈平原
引言/夏晓虹
正阳门的庚子劫难/郭道平
“贵胄女学堂”与晚清北京女子教育/黄湘金
《京话日报》(1904—1906)的旗人色彩/王鸿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如此庞杂的史料梳理得非常清晰,佩服诸位青年学者的功力。可读后却仍迷失在种种掌故之中,不知其研究的问题_(:з」∠)__
封面所选报纸日期==
以后对于新近出版图书还是要谨慎。
2022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本书将晚清北京视为一个“文化空间”,探讨其间各个社群在各种场合运用多样性表达方式的共生关系。着力于揭示晚清北京新旧共生、士庶交涉、旗汉杂居、传统政教与近代文明相交融的文化风貌,为理解民国以后作为社会运动中心的北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书所收文章有些曾以单篇形式发表,集中收入更能凸显整体性。几篇文章既有对于晚清北京著名白话报《京话日报》的专题研究,也有以其为核心史料对北京女学、济良所等问题展开的具体研究。本书成功地勾勒出“媒体支持、政府牵头”这一清末北京社会启蒙的整体运作结构,并深入考察报界、学界、政界、戏剧界四者的相互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区别于上海的绅商模式,这个启蒙运作结构对理解民国时期北京地方社会和全国性政治运动的关系有独特价值,也深刻地左右了近代北京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