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文体协商的封面

文体协商

张丽华

出版时间

2022-12-31

ISBN

9787301338438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本书通过勘探晚清民国的翻译与跨文化书写中文体协商的历史,以空间的、“横截面”的方式呈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生长及其内在机制。全书各章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经典样式,譬如周作人“直致的白话文”、鲁迅中西合璧的小说文体、废名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流”手法等,皆是 以翻译或广义的翻译为途径的跨文化协商的产物。透过文体的形式协商,本书探测了现代中国这一历史转型期文化、制度与社会的深广地貌。

★专家推荐★

很高兴张丽华博士借助第二部专著,探索“一种从跨文化的空间视野来书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新方法”。这既是她本人的学术自觉,也可能是当下中国学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陈平原

本书将翻译研究与注重文本细读的现代文学研究传统进行了融会贯通,既汲取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新视野,关照翻译背后的“语境”因素,同时也不放弃对“文本”和对语言文体问题的关切,有效地将新理论和新方法导入到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之中。作者将翻译视为呈现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历史场所,并尝试在晚清以降中西文体的翻译和跨文化协商中来书写批判的文学史,这一研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开创了新方法和新视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吴晓东

★编辑推荐★

1.中坚学者力作:

作者为文学史家陈平原、汉学家瓦格纳弟子,北大本硕博,多年专注于文体研究,作为新一代中坚学者在学术界广受认可。

2.文体研究新方向:

以个案研究的方式 展 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经典样式,譬如周作人“直致的白话文”、鲁迅中西合璧的小说文体等,皆是以翻译或广义的翻译为途径的跨文化协商的产物。

3.跨文化视野:

将跨文化视野带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翻译学/史的角度进入,路径很有特色。

4.学术功底深厚:

作者兼北大、海德堡、新加坡多重教育背景,学术功底深厚,论述有理有据,新见迭出。

张丽华,1980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现代小说文体研究、晚清民国文学翻译研究。著有《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研究论著曾获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1)、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2019)、宋淇翻译研究论文评判提名奖(2020)等。

目录
序 陈平原
章 导论:翻译与跨文化的文体协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从语言到文体
二、翻译中的文体(无)意识
三、界定“文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周作人读得特别深入,能拉出其和鲁迅的区别很见功力。陈寅恪也读得很好。除了第一本书的延长线外,几章细读虽然影响研究的判断或许下得过实,但细读优秀读起来也不觉得过分套理论。
无中生有、间证接直、虚证论实的联系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拈花染指、旁逸斜出,绕一圈回来,源头却已发生了变化。不少地方的论证仅从逻辑出发,却让人不服不行,绝不是空中楼阁式的证据堆叠。拉过来一个案例作比较研究时,会让人有“她怎么能想到”的感叹。运用文体学理论不偏不倚,恰在中间,是真正摹到了思路。这种“精妙”背后是张丽华细致的文本分析、扎实的文献学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也离不开她跨越学科边界的阅读量。
兼具文本细读和翻译跨语际的远读本领,实践了“中国现代文学即是比较文学”的理念,在白话革命的回溯性叙事里打捞出了历史现场中的“直译” 对鲁迅两个短篇小说的解读颇有意趣
学到很多!
第四章。
拜读
博士修行7st,为了蹭张老师的签名,在上课前三天用不少功夫读完了这本书。感触良多,有启发。首先对一些极容易被遗忘至文学史罅隙之处的问题,诸如《域外小说集》的死而复生,高老夫子与陀氏人物的高度孪生等的考掘,非常开思路,努力将它们还归至它们应有的学术史的位置。其次,惊叹的比较文学视野,在我阅读的现当代专著中是少有的。不过一些比较似乎流于表层的比附,例如伍尔夫、普鲁斯特与废名的联系。不过张老师将两位俄国作家安德烈耶夫、老陀与鲁迅的比较开眼界了。另外书的重点是文体协商,跟阿希克罗夫特的《逆写帝国》可以进行对读。我认为协商过程可能会有天平的失衡,不过张老师却笑笑说不要太本质主义。的确,无法永远辨识出胜者和败者。文学之间的较量是公正的,例如我喜欢老陀,但我也爱着我们的鲁迅。谁管他们孰强孰弱?
一种“文体”。确实能读到前作的影子,但明显是从“文类”往“文体”进行切换和思考。最喜欢最后一篇。
导论中对于《跨语际实践》的商榷十分精彩,有力地指出了这种将源语言/目标语“颠倒”为客/主的后殖民批判对被生产出来的equivalence的假设,实际上反过来确认了源语言的至高性(实际上,刘禾在乃书中也是带着国民性、自由间接引语等概念寻找“差异”,并以“主体性”来命名的) 颠倒错置的批判固然精彩,但真正的协商、碰撞与创造恰恰就在历史致密之处,重要的恰恰在于去辨识这些协商(the great unread),将它们从历史的尘埋中拯救出来。(尤其是对小说翻译“译演”与“translation”的辨析极佳) 私以为从genre到style确实有诸多好处,最主要的是可以摆脱发生学的起源神话,不过可惜的是后面的个案研究似乎在文类与文体之间相当模糊,这里确见作者前著的影子,不过这也是翻译研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