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1939最后的乡愁的封面

1939最后的乡愁

肖伊绯

出版时间

2015-01-01

ISBN

9787302350736

评分

★★★★★
书籍介绍
梁思成、刘敦桢等营造学社一行,于1939-1940年在川、康地区进行古建筑考察,这是营造学社最后一次野外考察。时值抗战,其历程艰险、任务艰巨,考察覆盖四川、重庆两地35个县,调查古建、崖墓、摩崖、石刻、汉阙等730余处。考察成果丰硕,却因图文资料留存不多,久已不为世人所知。作者以刘敦桢《川、康古建调查日记》与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稿本为文本线索,于2003-2004年只身重探这条考察线路,拍摄图像万余帧,搜集到大量的古迹实地勘察资料。幸运的是,在2005—2008年作者又对部分线路进行了补查,在四川“512”、“420”巨震之前,圆满完成了这些野外古迹的全部考察。 肖伊绯,男,1975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职业作家,独立学者。已出版《民国达人录》、《民国表情》、《民国温度》、《民国笑忘书》、《民国斯文》等十余部个人作品。
目录
代序 化城 化为乌有的城
化城·小引
实证·圜桥子
题剔空菩提叶
失忆·百年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昨天这书到了,先翻了翻,因为文中看到有德阳的字眼,想看看当时对德阳古建筑的描述和照片,结果很失望,只有短短的文字描述了钟鼓楼,而离钟鼓楼不远的德阳文庙却只字未提,德阳文庙现在在全国的文庙中也是位居前列的(从保护的完整度来说),另外,文中哪些照片是当时的,哪些是现在的没有说明。
雖然和我預想中的不一樣,并不是一本遊記書,但作者的專業水平和對古建築的熱愛令人尊敬。圖片和資料都很詳細,很長知識。
这么难得写得清楚照片全的书没人看真是可惜了,这样的作者,真是大大得赞
囫囵读过,宗教和古建知识储备不足,很多时候跟不上作者的思路。但可作川渝境内古建,摩崖石刻等的指南。
可与《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对照观看
“秀媚之中,隐有刚强之表示”,这可能是建筑面对摧毁时缄默至终的美德。
能留下来的都是幸运,能看得到的就更是机缘了……
可惜大学在川四年这么多好地方没去探访。
这本书既不能算考古报告也不能作为旅行指南,价值在于对比了古代—民国—现在三个时代的巴蜀古建、崖墓、石刻的变与不变。
对营造学社川康行的细致解读。并展开了探讨和刊误和补齐知识点,配合原书服用,甚好。文化传承,你我有责。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