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印象派的敌人的封面

印象派的敌人

马萧

出版时间

2017-07-01

ISBN

9787302465232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艺术的世界里,流派纷争、观点碰撞是常态。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印象派与学院派之间的对立与交融,展现了艺术家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以及艺术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将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时空,走进19世纪的法国艺术世界。
作者简介
马萧,1980年生于四川,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后取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硕士、艺术学博士及博士后学位。曾任教于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目前专注于19世纪法国学院艺术史和中国现代绘画史的研究。
推荐理由
《印象派的敌人》通过对19世纪法国艺术史的深入研究,详细剖析了印象派、学院派等不同艺术流派的形成、发展和相互关系,揭示了艺术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复杂联系。本书内容丰富,观点独到,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全面的艺术历史画卷。
适合哪些人读
对艺术史、法国文化、艺术流派感兴趣的读者
艺术专业学生、教师
喜欢阅读艺术评论、艺术传记的读者
对艺术创作有一定了解,希望拓展知识面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序一:读马萧《印象派的敌人》
序二:『敌人』的价值
绪论
第一章 沙龙
一 失落与光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画坛群像,从沙龙到学院再到画廊,印象派的敌人们风格也在流变。“敌人”其实更像是时间的“朋友”,这半叶资产阶级登台,需要反映其时代精神状况“现场感”,而非“理想瞬间”的复制。敌人/朋友,走向自然的路口殊途同归。
典型的美院博论
通过对“学院派”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有些“学院派”也想偏离轨道创作,并非固执的是印象派敌人。在面对历史时,我们似乎总是倾向于站在某一立场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部分,从而形成了一种对立和偏见。能够客观地看待历史,以公允的态度做研究也很难得
艺术史基础还要加强了。
“所有写入艺术史的变迁,不可能只依赖于某一作品和某一事件。本书致力的,就是在风格和变化的巨大空隙中寻找那些渐变的因素和在历史上——或许不够醒目——填满时间和空间必不可少的条件。”
书里全是百度素材,原创不多,免费的可以看看。
19世纪以来的法国学院绘画影响深远,包括中国的艺术生成长和训练方法至今都有抹不去的法国痕迹。这本书关于印象派敌人们的介绍,更丰富了人们对印象派兴起的理解。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