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内容包括绪论、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人工智能交叉课程、AI+X微专业、K12人工智能教育、结论与展望。
本书适合作为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专业的相关专业负责人阅读,也可以供计划设置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负责人阅读。
人工智能是一种类似于内燃机或电力的“使能”技术,具有增强任何领域的技术的潜力,天然具有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秉性。从这个意义而言,人工智能可谓“至小有内涵,至大可交叉”。因此,人工智能研究以及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需要融合来自脑科学、数学、认知学和人文社科等领域的知识,鼓励融合式和集成式的创新,从而使得研究本身能够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应对复杂问题的挑战,并进而推动向更通用人工智能研究的迈进。
本书主要介绍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内容,共包含7章:第1章为绪论,阐述人工智能历史发展、课程体系演变和人才培养生态构成;第2章为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培养课程体系;第3章介绍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人工智能交叉学科设置情况;第4章从人工智能+X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与相关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专业和课程;第5章介绍AI+X微专业;第6章介绍K12人工智能教育;第7章是结论与展望。
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上海浙江大学高等研究院等高校、不同机构和行业的作者为本书撰写了相关内容: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本科培养课程体系(杨洋、况琨)、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交叉学科(肖俊、杨易、朱强)、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曾志刚)、武汉大学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杜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李厚强)、人工智能+人文社科(文继荣、窦志成)、人工智能+社会学(吴超)、人工智能+药学(范骁辉、周展)、人工智能+法学(郑春燕、魏斌)、人工智能+金融学(王义中、潘士远)、人工智能+神经科学(斯科、王跃明)、人工智能+教育(黄昌勤、李艳、吴明晖)、人工智能+哲学(廖备水)、人工智能+财务(陈俊)、人工智能+公共管理学(黄萃)、人工智能+管理学(陈熹、周伟华)、人工智能+设计学(孙凌云)、K12人工智能教育(吴超、陈澜)、AI+X微专业(汪志华、陈立萌)。
吴飞和陈为对本书内容进行了设计、统稿和梳理。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先行、人才为本,人才是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的战略资源力量。以教学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融会贯通来促进人工智能创新性人才培养、激发高水平科学研究、培育人工智能发展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书能够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做出一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