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她”字的文化史的封面

“她”字的文化史

黄兴涛

出版时间

2015-07-16

ISBN

9787303186495

评分

★★★★★

标签

社会

书籍介绍

胡适认为:“学问是平等的。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本书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围绕“她”字诞生前后的争议,尽可能多地呈现有关“她”字的各种“故事”,揭示关于“她”字的来龙、不同设计方案的争论、最早的书写实践、文化意图及其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认同问题的具体生动的过程历史,努力将“叙事”与“考证”相结合;同时以插图的形式,呈现当年“她”字及相关文字早期被实践或论争时的原始样态,以及运用者的风貌,希望能带给读者以真切的历史现场感,呈现“人”、“场景”和“历史内涵”多元互动的研究路径,堪称近年来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杰作。

目录
序言
引论:“她”字与“文化史事件”
第一章、从“She”字等英文词汇的困扰说起
——与西方语言接触后出现的新问题
(一)、中文对应“She”字困局的最早出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分不清生理、社会意义上的“性别”和语言学意义上的“性”,甚至有分不清语言和文字的嫌疑。谈现代性嘛,我也不懂,就是感觉不够爽。总体感觉就是语言学这个起点不行,现代性这个终点也不行,主要就是中程跑得好,考证清楚了“她”作汉文(不应该说是“语”,“语”里明明都是“他”音)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过程。但是其最强大竞争者“伊”的历史还付之阙如,同时新的第三人称代词系统中“牠”、“它”也不够深入。
一个晚上就能读完的小史,纠正了很多过去自己似是而非的印象,比如,我以为刘半农是最早用“她”字的,但其实是康白情和俞平伯;我以为鲁迅比较惯常地用“伊”,但其实在23年他转向了“她”。从更深的层面上讲,语言是社会的语言,而不是语言学家的语言。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语言也会急剧变迁,很多时候都不完全是一个学理的问题,还牵涉着人们的种种观念和追求。我感觉到这些年汉语的变迁非常迅速,应当也折射出我们的社会是具备某种活力的。
如果引入更多社会学的分析可能会更好看。
本书为作者的代表作,短小精悍意义丰满,作者通过扒疏报刊文章内的文字,挖掘文字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都有一系列文化嬗变的痕迹,从“伊”、“牠”、“英雌”到“她”的蔑视女性的意义,民国的女权分子大多认为女字旁的中国古字大多是贬义的,而今人的认知是女字旁只是女性身份的标识,对于字体印象的变化,也映射出时代中女性地位的变革。本书附录一的文章,也是对近现代文化史研究反思的精湛之作。
听书。她的诞生到地位的确立。
实在不感兴趣(
集材組織之功不可沒,學理分疏則頗爲薄弱,文字學水準自不足觀(所謂「造字」問題,只需要讀過《文字學概要》的相關章節就可以說明白,實在不必反覆糾纏),核對報刊原始文獻則見用心。坦誠地說,即使煞有介事地學習上世紀中後期境內一些「評價」式文章的寫法,把語言的精密度、語言和文字的分別、漢字改革問題、第三人稱代詞區分性別的影響和利弊等一系列問題,真刀真槍地擺出來說上些容有爭議的話,似乎也比讓自己的觀念參照系在材料中依違隱現要好一些。由此固可想及現代漢語共同語第三人稱代詞書面形式的現行規範用法,確見未愜人意之處,不讚同者完全可以自覺地從方言、近代漢語中尋找不區分性別的替代表達(如用吳語「伊、伊拉」)。書中間有文字錯誤,如139頁4行厲筱通的名「鼎煌」當爲「鼎煃」。
“她”字从创造发明到最终获得广泛使用这一过程的文化考古。有悖于一般人的直觉,虽然在创制之初也正赶上国内外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潮,但“她”的发明最初只是切近在语言翻译中补足汉语缺失第三人称阴性代词的需要而并非出于性别平等的考量,反而是有人从男女平等的角度提出了对“她”字的反对,相应论争主要见于1930年代女权主义者和左翼人士之间,左翼人士认为妇女运动的内容不应如此狭窄,女权主义者则以文字和名词使用不容忽视的政治性进行回应,这些论述见于“性别之感:与‘女’有关的语文敏感”这一章,非常好看;除此之外我比较感兴趣的“他们”的使用,“他们”在现行用法里既表示复数男他,也可以表示不知男女或兼有男女,钱玄同曾经提出如果用“他们”表示后者总是有疑于男性的话,可以用作“它们”,相比“他们”,是我更接受的方案。
低于预期,没有读到最想看的内容。
主要利用报刊资料,细致梳理了“她”字产生、与“伊”字竞逐、引发两方辩论、与“牠”字/“它”字联动乃至最终确立的历史。最后一章将“她”字的文化史归结为现代性诉求,对国人能动性的一面多有挖掘,但这恐怕与中西不对等、文化霸权之间不是矛盾而是共存之关系。本书的爬疏也说明,概念主张与实质主张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充满了复杂的缠结与张力;概念能否最终在语言的竞争中幸存,除了社会精英的大声疾呼外,更取决于普罗大众的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