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国中的“异乡”的封面

国中的“异乡”

王东杰

出版时间

2016-08-31

ISBN

9787303207015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清代四川经过了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过程。到十九世纪中晚期,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后裔,经过长期生息、融合,已逐步形成一个“四川人”的地方认同,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学术上更为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在全国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中,都还处在一个边缘位置,被视同“异乡”;直到三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难日亟和国家政治统一进程的加快,其地位才得到提升。不过,这也把诸多新的政治、社会和学术力量引入川中,导致一系列复杂变化。本书透过对晚清民国四川社会与文化史上几个片段的勾勒,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地方、国家和认同进行更深入思考,尤其希望凸显“全国地方性”和“地方民族主义”这两项相辅相成的文化现象的重要性。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乡神”的建构与重构:方志所见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
一、“乡神”的诞生
二、“一隅”通“天下”
三、成为“四川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原是想看康熙“诏民填川”之后,移民是如何融入本地,建构起地域性心理认同,但移民生活居然只占了一章,作者对“心理认同”的理解更多着眼于精英/知识阶层,后几章都是在分析“蜀学”的源流,最后更是把“蜀学”等同于近代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四川大学建校史—四川大学历史系办学史…题目越写越窄仄。虽花了些时间跑遍成都周边尚存的会馆祠庙老建筑,但对于近代史隔阂得很,算是补一课。
原来是论文集,layman如我也只好找找史料的乐趣了。看到“四川人科举常因作诗押错韵而名落孙山”,心里觉得温暖又好笑。最喜欢看第三章,所谓“异乡”的意涵和我开始的预设完全不同,现在这个“异乡”变成河南了吧?以及,搞历史得读多少史料啊,相比之下文学真就还好...
思想性与可读性俱佳的地方文化研究力作,作为最早的读者之一,诚意推荐~
真可谓一隅通天下。虽是地方史题目,实际蕴含绝大视野与关怀。其中,第三章分析非常精彩,读得特别过瘾;第四章帮我进一步理解作者第一部专著的妙处(感谢任以都教授)。第五章还需重读,结尾论川大历史系前辈著作那一句“以小见大,虚实相生”,庶几亦可用以评价本书?
看罢后对四川似乎多了些了解,又似乎什么都没了解到。兴许是自己智商不够用,看书过程中频繁闪现“研究这个有什么用”的想法……
讨论四川人的认同是如何重构的,一本论文集。就整本书而言应该都遵循一个脉络:移民/川人如何建构并重构四川认同,再将地域性认同一步步扩展/融入“天下”的过程。无论学术会馆包括川大的校史,基本都是这个过程。区别在于地域和中央张力的不同,换句话说,近世学风转移后才产生了地域和中央的张力。就个人而言,最喜欢从会馆的乡神认同那几章,通过处理会馆和乡神的史料,讨论移民如何在仪式重构中成为四川人(或者他们成为了四川人,才有了我们看到的仪式),进而如何将乡神改造为“天下性”的神衹的。很多段落和分析写得相当精彩,喜欢~
应该是自己读的第一本地方史,素材所限,时间跨度很小。几章文风改变很大,让我一度以为是外文书换了翻译,一再确认是川大教授所作,读后才明白缘由自早期论文所集。
好作品,水平颇高,对于我们这种外地人,是了解四川文化流变的好书,也是学习大佬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的范例。作者善于由小见大,又能在庞杂中抓住线索,一三四章颇能凸显这点,尤其第四章,带来近现代大学研究的新视野。在作者写作那个时候,熟练运用这么多理论,虽也有不合之处,但相关方法和范式仍颇有借鉴意义。
近代四川从“国中的异乡”到“中国的缩影”,体现了一种认同的变迁。共同体的构建实在是个复杂的过程,交流带来文化、利益冲突,作为保护,认同边界变得更加清晰,共同体得到巩固。当危机的转移或消失,共同体的边界也会跟着变得模糊。川人从原籍到全省再到国家的认同变迁,实际是近代侵略愈演愈烈的写照,而从川大这一共同体在地方和中央间周旋的过程,则是两方势力对川大权力渗透的表现。 最后,川人科举时常因口音的缘故押错韵是怎么被发现的哈哈哈哈哈
how China captured Sichuan。导论对于裴士锋关于湖南与近代中国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裴士锋的观点过于按图索骥,文本中的地方主义并不一定是西方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概念。要不然,中华民族的认同何以在不损失国土的情况下轻松建立。还可以继续研究的更大的点在于抗战以来,四川涌入了大量的东部人员。这些人与四川本土人如何互动,如何相互融合。最后,四川变得与中国其他地方无异。“国中的异乡”从此消失。中西新文献试图挖掘地方主义,然而在东方这片土地上,国家的力量超乎想象的强大。试图研究任何时代的任何一个方面,最后还是会发现,在国家力量面前,任何别的角色都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