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的封面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

赵世瑜

出版时间

2020-01-01

ISBN

9787303253357

评分

★★★★★
书籍介绍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 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地方”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是什么,是如何实践的,是非常有必要介绍给大家的。本书从这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让大家对历史人类学有一个宏观把握。

赵世瑜,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及民俗学史。主要著述有《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多种。

目录
自 序
附:“华南研究”与“新清史”应该如何对话
学术史:从社会史到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
概念: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
个案:多元的标识,层累的结构
用户评论
四篇文章,网上下载来看了,对于一些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径和概念做了说明。〈“华南研究”与“新清史”应该如何对话〉一文尤好,指出了青年学者具体研究中的问题。
重塑中国历史研究的样态
人,结构过程,礼仪标识。晋祠的实际分析则有些泛泛。另书确实贵了,一页内容几乎和kindle页面差不太多,字还少。不停翻页很影响阅读体验。其实很多观点与社会学的一些理论也是互通的,但好像华南学派对社会学没什么太大兴趣。
小书,基本可以当历史人类学入门用
非常清晰的呈现:以人为中心的叙事,用人的能动性来解释历史,追问多样性之上的大一统如何可能,将结构看作过程,通过礼仪标识来切入,以逆推顺述为方法。倒是觉得历史学本位并非理所当然,科大卫、萧凤霞不都是社科出身吗?
方法论吧,刚读研时候读的书,我都给忘记了。。。。我这种理科思维的人,搞历史真搞不来,特别是那些偏虚的理论。
很开视野
礼仪标识、结构过程、逆推顺述
挑灯夜读,感奋不已。对于《狂欢与日常》中的旨趣和方法有了更深刻、更明确的表述。所谓“逆推顺述”法有如在完成一幅巨大拼图,需要慧眼如炬地抽丝剥茧。即使有时跟不上行文的思路,也会被最终的洞见所惊叹。
历史人类学不算人类学,我觉得这个title只是借用了人类学方法的实践取向,是学科分类背景下的一种无奈的自觉吧。按学科分类来看,当代人类学的自我合理化不仅来自他的这种实践取向,也来自于伦理上的纠结,这让人类学的self reflexivity很强烈。而历史人类学没这些包袱,可以挪用这种实践取向来超越很多传统史学一些固化的藩篱(通史,文人话语,忽略人的能动行为),关注区域经验,挺有意思的。华南研究这批学者也挺有意思,没有自我经典化,都在明确表示自己做的工作只是发掘地方经验的一些前期工作,把历史人类学的更大潜力留给后来人。对我来说,一直以来对边缘地区和历史连续性的关注,研究生时期对民间信仰兴趣,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点理论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