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从胡地到戎墟
王炳文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12-01
ISBN
9787303265541
评分
★★★★★
标签
历史
地理
目录
第一章 被建构的“安史之乱”
一、“羯胡乱常”的中兴隐喻
二、从天命到人事:陆贽对于肃、代、德三朝历史的阐释
三、六十年重回太平:宪宗朝史臣群体对 安史之乱以来国史的重新书写
四、“盛唐”概念的演变与唐史分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感想写多了,短评精炼一点。概括言之,是一本不错的中唐政治史著作,张国刚序言后半段扯了那么多汉化胡化,其实和本书没啥关系。作者从两个维度对安史之乱前后的诸多重要问题做了有力的剖析和解构。一则近似政治文化的角度,探讨如“安史之乱”和“河北胡化”概念的变迁史,何以安史并称,何为胡化,这都是本书分析的重点。二则民族史与政治史交融之实证研究,如天宝幽州格局、安禄山之族世、唐借兵回纥与仆固怀恩之叛等,多有新意。然其篇幅和部分结论略显单薄,仍有深挖之处。
安史之乱再研究:文史互证,金石墓志,名号研究,历史地理学的综合运用,政治史和民族史的出色结合
全书写的最好的应该是已经发表在史学月刊上的《燕政权的嬗变与河北藩镇格局起源》一章,第一章对被构建的安史之乱分析有点浅尝辄止,随后天宝政争和幽州格局、安禄山族属算是老生常谈的论题,借兵回纥也难以算是发微。与主题关系最密切的河北胡化问题,前后论述矛盾,一会说河北胡化是政治话语的想象,后面认为幽营胡化完成…认为河朔是中原王朝对异族割据的固有意象,和对立、异域联系在一起,但河朔其实就是对河北地区的雅称、代称,《北齐书》“高、封二公…奋臂而起河朔,将致勤王之举,以雪庄帝仇,不亦壮哉”,魏征“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这其中并没有异族对立的意味。对中古以来关东关中地区对立传统认识也不是很到位。不论事实成立与否,书里逻辑前后矛盾之处不少,有些论述不够简洁,逻辑不够清晰。
7分,友邻已经提前打了降低期望值的预防针了,“国内很少有专门著作对安史之乱的整个过程加以详细的考订”(李碧妍),这本书依然不是。考察的几个问题均是前哲时贤已有相当研究基础的,本书的推进很有限。正文篇幅不长,行文却难称精炼。举例而言,第一章分析唐王朝对安史之乱的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固然是有趣的题目,却与读者想看到的对安史之乱本身的研究无涉;第四章对安禄山身世的考察,本已聚讼多年未有定说,作者自己也承认现阶段无法解决,既然本书无意写学术史概述,那么专辟一章意义何在呢?此外,文中若干地方的判断下得略显仓促。个人觉得比较出彩的小节有“营州胡”、“幽州文士集团”等,附录的年表是个亮点。
总体上浅尝辄止,对安史之乱的研究推进深度有限,但不少观点具有启发性,如历史建构的“安史之乱”、河朔藩镇的二元结构、平卢军建制与南渡的历史渊源等。
见书评。一句话概括就是安史之乱写得可以,河北胡化还是算了。
和想象中的内容有些差别,如果第一章部分还能有所扩展应该会更有趣。
“建构论”近年来很流行,除了田晓菲用得比较妙,其他人多半是在效颦,用大量篇幅说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道理而已。书名实际应做“安史之乱诸问题研究”,三四五七章有几个精微之处值得进一步展开:天宝政争的论述相对成熟,尽管“忠王党”的说法现在还容易引发争论,但这股势力确实不容小觑;回纥借兵有自己的利益考量,第一次是防止突厥旧部北归,之后就把重心转移到天山附近去对付黠戛斯了;仆固怀恩在河东与河北之间的两难状态。其他地方意思不大。
附表甚佳
没看到期待的对“盛唐”的讨论。但确实让我从新思考了一下“安史之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