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黑格尔的封面

黑格尔

[德] 马丁·海德格尔

出版时间

2017-07-01

ISBN

9787305189357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被收入海德格尔全集第68卷,由两篇论文组成:《否定性》和《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之“导论”的讲解》。黒格尔哲学的独一无二之处首先在于,不再有精神的自我意识的某个更高地立场在它之上。因此,与黒格尔哲学相面对的、如同黒格尔哲学从它那方面必定事先把每一早前的哲学按照立场而包含在自身之下没那样地对黒格尔哲学而言仍然是更高层次的某个立场,将来最终是不可能的。

目录
黑格尔
否定性
从否定性出发与黑格尔进行的争辩(1938/1939年,1941年)
Ⅰ.否定性虚无——失据——存在
1.关于黑格尔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一部分近似海的个人随笔式记录,(读者相应沉淀进程的缺失)令阅读更显艰难。第二部分与《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一文并置阅读则愈显精微,然费心神极甚。
不知所云的喃喃自语
脱离文本的忠诚与紧扣文本的敌意都比脱离文本的敌意来得有意思。否定性部分的关键在于我们究竟将虚无置于存在论区分的地平上,还是像黑格尔一样置于一切对象自身的可理知性的最原初的「无规定」之规定中。我们当然可以指控海德格的思想始终被某种光照隐喻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光照面之纤薄以及其后的奠基于存在者层次之后的东西之意义的追寻所掌控;正如海德格也能在黑格尔逻辑学的开端指出当黑格尔将纯存在等同于虚无时,尽管此处的虚无乃是出于立足于表象-属性筹划的近代哲学之「区别」的,但纯存在=虚无这一结论同时预设了对行规定的,作区分的思想的表象与自我表象机制本身的拆解。自黑观之,则海显矫情;自海看去,则黑俨然在逻辑学的开端就同最关键的东西擦肩而过,从而是自败的。自某观之,则这种出离文本的创造性阐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
这翻译读不进去,完全没读懂先去读黑格尔吧在来读
从89页到115页,精彩绝伦的争论,变成10页一泄千里的结论。海德格三板斧,自我奠基,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难免荒腔走板。前文提纲主要是对“无”的辨析,简言之当存在等于虚无的时候黑格尔并非在某种可以通达存在论的意义上讲述这种等于,而是在原初设定的意义上,讲存在和虚无设定为相互等同的。在后文对序言的具体疏解中,这一点表现为意识之自我意识,在感性确定性中接受对象,后退守到自身中把握自我意识。使得二者可能的活动正是作为二者之根据的合题,而所谓合题,即最具存在性之物,即绝对,它首先在感性确定性中得到直接呈现。后者即其经验的历史,经验就其本质而言是痛苦,是意识对自身分裂的意识,意识同时是意识的主体,客体,又是这一活动得以成立的原则,即对象之对象性,现实性。相应知识就成了确定性。
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胆量读海德格尔写的黑格尔,既不理解海德格尔,也不理解黑格尔,加以海德格尔晦涩深沉、随意随性的笔风,更是有昏昏沉沉不知所云之感。这类书大概需要译者写一篇数十页的解读,大概才能大致感受其中深意。
多角度失重——不见其全貌的钟:意味着规矩的伪装——肢体简易拆解——两种相近概念的故意误用
是谁永远不把自己的书写完?没错就是海德格尔,买到的每一本都没写完……包括存在与时间也只写了前几部分,后面的甚至只有个提纲一笔没动,都是为了评教职( 悲 ,不过这本书确实价值很大啦挺好用的,用现代哲学的观点重新审视黑格尔哲学(其实也做不出什么多的阐释了,毕竟珠玉在前)
也算是看过吧,这书不好读,札记提纲似的,不成文,不怎么适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