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画地为牢的封面

画地为牢

[英]多丽丝·莱辛

出版时间

2019-06-30

ISBN

9787305217098

评分

★★★★★

标签

社会

书籍介绍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

回望20世纪 剖析人性与政治

···

【内容简介】

莱辛回望20世纪,回顾她这一生,看到的是一系列大型群众事件、情绪的舞动、狂热的党派热情连绵起伏。这些事情的不断上演使我们无法理性思考。

在本书中,莱辛阐述了作为人类的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如何频繁地受到人类野蛮本能的控制?心理学的进展和科技的进步又如何被专家们利用,变成施加在我们身上的诡计?我们如何沦为群体意识的囚徒,一再重复党同伐异的历史?

透过分享她的生命经验、政治生活、思想历程,以及对于社会的敏锐观察,结合最新的心理学实验、有趣的历史掌故,莱辛为这个分裂的时代绘制了一幅肖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视世界和自身的可能性。

···

莱辛以史诗诗人般的女性视角、饱满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深刻的怀疑精神剖析了一种分裂的文明……她改变了我们审视这个世界的方式。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

莱辛有一流的批评头脑,她对社会和政治的观察犀利无比。

——《迈阿密先驱报》

莱辛位列1945年以来英国50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泰晤士报》

莱辛是诺贝尔奖的理想赢家。毕竟,这个奖是关于理想主义的,并且是建立在作家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之上的。莱辛可以把世界描绘成一个恐怖分子的恐怖之地,在这个世界里,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样暴力,而战争充斥这个星球。但她永远不会放弃这个星球可能会更好的希望,即使她不得不通过想象其他星球来显示这是如此可能。

——《每日邮报》

对于像我这样渴望在20世纪70年代从事写作的年轻女性来说,多丽丝·莱辛简直就是文学的女神。

——苏珊·斯旺(加拿大作家),《多伦多星报》

···

【编辑推荐】

◆“现代人小丛书”的作者是一群世界一流的知识分子和专家,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或问题出发,向公众提供面对后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批判性思考。

◆ 莱辛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对人性与政治的观察犀利无比,本书则呈现了莱辛本人对小说中曾涉及的许多重要议题的真实看法,让我们得以窥见小说之外的莱辛。

◆莱辛在佐证自己的论述时用了大量生活中的事例,以小见大、举一反三,更是坦诚和反思了自己青年时代对意识形态的狂热,让人倍感真诚。

目录
当未来他们回望我们
你们该死,我们得救
熟视无睹
群体意识
社会变革实验室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莱辛的问题从一个悖谬开始:我们生活在一个对自身的认识远超以往的时代,却无法将这种认知付诸实践,反而频频陷入原始激情中,退回到野蛮状态。我们为何天然就喜欢“我正确,你错误”、“我道德优越,你腐化堕落”、“你们该死,我们得救”这样的思维模式?人是充满激情的群体性动物,在天性上易自我囚禁——囚禁在宗教中,囚禁在主义中,囚禁在群体中等等,这种囚禁有主动选择的表象,所以难被发现,更难被破除。我们渴望自己是正确和优越的意图是藏得那么深!这一切,决定了我们在认知上迈向客观性实非易事。所以,莱辛一开始就强调需要“他者之眼”——一种分离式的自我观察,文学、历史和人类学都带有这样的功能。她的结论是:“在我们了解主导我们的思维的模式,并且能够在它们出现的诸多形式中认出它们之前,我们是无能为力而且没有真实的选择。“
【8.5】相较于自我审视,人们更热衷于审视他人。多数人无法跳脱自我,进而客观地审视自我。因为他们无法忍受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
作者爱丽丝.莱辛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这本小书是六篇演讲或者发言稿的合集。主旨是反思人性、群体意识、政治、大众心理。翻译腔有点重,破折号(同位语从句?)出现太频繁看着费劲。 而且作者有点双标,一边批判“自己正确,他人错误”的观点,但在文章中又以意识形态为标准疯狂划分和贬低“他者”。
淺了點,有些段落給人一種貌似冷靜但其實作者本人也陷進去了的感覺。
年轻人的狂热和自以为是印证了对自我存在的渴求在科技发展和信息爆炸下的极速膨胀。 对于为何很多事件有前车之鉴,而实际上依旧不断重复有了启发 在年轻人(多数人)这种膨胀的渴求下,二元对立与排挤异见显得有理可寻,重复建立有规律性的套板模式“树敌”,目前只能盼着运气好点别让这种可怕的冲动撞上某个可以实践的时机…… 实际上,彼此并不面目可憎
有很多振聋发聩的话,但观点太极端了,你不能因为不喜欢苏联就污名化它。太怪了,反对苏维埃的最后,不也走入另一种极端了么?
由过去历史分析人类的本质,在快要让人绝望的时候又充满希望地分析未来的局面。对于人性、国家统治、政治运动、各种思潮、主义的分析。不管在什么时候,保持个体思想的冷静理智独立都是最重要但异常艰难的。冷静地思考这个世界,永远不要放弃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期待,社会会在变革中前进。
可以打六星的书,如果不是翻译不够流畅的话。 莱辛的尖锐和深刻为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画下了一幅令人警醒的图画,上个世纪的遗产仍然是本世纪的世相。 对本书持批评态度的人,不要忘记此书出版于1986年,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却无一不切中当下
老生常谈。
当他们回望我们——回望这本书,就会发现很多作为证据的心理实验是错误的,由此引出的结论也站不住脚。但确实有引人反思的价值。 作者开篇提出的想法很好,但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渐发现作者掉入了自己挖掘的陷阱——“一种氛围,一种隐形的牢笼”,这和意识形态,性别,年龄,肤色等等无关,或许作者和我都不是人口占比仅有10%的天生领袖(这个数据可信吗,我觉得过于乐观),能发现问题已属难得,想要客观旁观地说明问题是几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