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伦理与无限的封面

伦理与无限

[法]伊曼努尔·列维纳斯

出版时间

2020-11-01

ISBN

9787305236563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本书收录了列维纳斯思想成熟时期的十次访谈,它们于1981年由法国文化广播电台播出。在这里,列维纳斯亲口讲述其现象学致思之路,由《从存在到存在者》和《时间与他者》,到《总体与无限》,再到《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并梳理了其伦理现象学的核心概念:“il y a”、实显、秘密、自由、脸、责任、替代、见证、荣耀……这些访谈也被认为是对列维纳斯思想的忠实导读。

===============

֎☆一本列维纳斯自述!₱★

★☆成熟时期列维纳斯思想的忠实导读₱★

֎₱致思之路的自我陈述:《从存在到存在者》&《时间与他者》&《总体与无限》&《异于存在或在本质之外》₱★

֎☆核心概念的自我梳理:“il y a”、秘密、自由、脸、责任、替代、见证、荣耀……₾★

★₾注释翔实,串连列维纳斯著作֎★

===============

这本书很好读。不光因为简短,更因为其中的论证都很容易理解、很具体。

——列维纳斯

列维纳斯……以口头的方式捍卫一个被挑战和被误解的书面话语,让它重新运作起来,并让其经历当下的考验,经历他人的考验——毕竟,它最终就是要说给那当下实际在场的他人的。

——菲利普•尼莫

目录
1/ 前言
4/ 一、《圣经》与哲学
15/ 二、海德格尔
22/ 三、“il y a”
28/ 四、存在之孤独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真好。与其说在反—海德格尔,不如说在扩充海德格尔刻意按下的伦理学—他者/存在者维度
完美...12月碰到这本书是一种幸运……
可以说,从列维纳斯开始,现象学从第一人称转向了第二人称:或者说,原本意义的第一人称就[是]第二人称 。逃离[我],就是逃离[存在],逃向符号的裂隙里。没人可以否认这个裂隙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位置,但这个位置恰恰是[非]位置的:它是断裂,是质料。法国现象学生长于存在内部的异域,而这内部直接以拓扑学的方式翻转到存在的外部,且正[是]存在之根据。
阅读这本小书的夜晚,一页一页在眼前闪过,心中思绪与咖啡因交杂着迷迷茫茫飘到未来。头疼又无法入睡,焦虑又无力,想来也是体会了il y a如失眠般无法出离的切身情绪。不知不觉读到后记,想了下却发现自己也不知道看了什么。但或许,书中提到的一切都影响了我。至少,这本书就是一张他人之脸,在深夜的孤独中真真正正地打断了我的存在。不在于告诫他人脸之神圣与我责任之优先,倒是让我清醒的认识到,尽管自己在追求这些为他人之伦理,却仍自私地从未真正去看过现实中与我亲熟的、面对面的他们。
列维纳斯的存在之问:是不是仅仅只是存在,我就已经在杀人?
列维纳斯为自己写的导论,非常清晰易懂
很棒的阅读体验,对列维纳斯一无所知的我都一口气全读完了,要是所有哲学家都有这么一本导读访谈就好了!“il y a”的出发地居然是那种静默中的沙沙作响声(“冥然兀在”),被戳中。存在本身的不可分享与孤独。然而在面向他者、负起对他者的一切责任后便将触及那种“见证之荣耀”。
本书的思路:逃离海德格尔所发现的那种大存在,因为列维纳斯不喜欢,他对它感到恐惧。说白了就是把它理解为死亡。死亡为什么让人恐惧?大概是因为列维纳斯处在耶教的文化背景下,对永死有着一种自然恐惧。第一步脱离大存在,于是进入存在者,未果。于是进入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本质上依然面临死亡,亦未果。于是进入爱情关系和父子关系,有所收获。但是后来大概是为了逃离大存在的彻底性,直接跨越到同上帝的关系了,和前一个环节脱节。上帝类似于中国的天命,人要成为圣徒,对历史负责,由此彻底超越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大概由于它超越大存在的不彻底,被理解为原罪。人从自身的存在着不能获得任何要求,这点反对自然权利论,倒是和霍布斯类似,不过霍布斯否定人有成为圣徒的可能。
关于存在意义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海德格尔所大加评说的——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不存在?——而是:是不是仅仅只是存在,我就已经在杀人?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阅读都是一个奢侈品。孤独的沉思,在书海遨游,本身都成为一种主体的回避和缺失。铁链拴住的脸,战争中沾染鲜血的脸,这是无可推卸之我的责任。哲学的解-说并不能真正慰藉,必须回到面对面的处境。真正的生活不是将自身等于存在的自足的宁静的生活,而是永远都会再醒来,唤醒自身向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因一切人和一切事,对一切人负起罪责,而我,相较他人,更是如此。”
这本书无疑适合于串联列维纳斯所接受的哲学资源,并在有一定黑话基础的前提下作为思维练习本。然而,其中内容实在浮光掠影,不曾展开任何现象学的技艺,推荐这本书入门列维纳斯的大概只是出于概念预备和思想史预备的考虑吧。然而这些东西也做得并不特别好,至少在习惯了另一套译名的读者(我)看来,可读性是比较弱的,不敢想象一般读者的进入难度。译者对许多名词给出了一种对法语词典的僭越,却又对关键的译名没有附上直接的说明,只是让读者去某某书里查看,这未免有些傲慢,尤其是“解-时序”(dia-chronie)一类的名词,没读过《论来到观念的上帝》的读者很难不云里雾里。 前几天,友人说:你是实践态的逆练列维纳斯! 我:(骂骂咧咧)。读完后:谢谢,我就是实践态的逆练列维纳斯,说这话真是抬举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