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雷蒙德·卡佛访谈录的封面

雷蒙德·卡佛访谈录

[美]雷蒙德·卡佛

出版时间

2021-06-30

ISBN

9787305244636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卡佛访谈合集首译中文,《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标配读物,精选二十三篇重要访谈。

-----------------------------------------

★每一个被贫穷生活淹没的人、每一个被家庭琐事牵绊的人、每一个热爱文学与写作的人,都会在卡佛的谈话中得到共鸣。

-----------------------------------------

★二十三堂大师亲授的创意写作课,清晰展现卡佛创作理念与创作发展脉络,完整收录卡佛私人作家清单。

听卡佛谈论自己的作品:削减到只剩下骨髓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象征着创作转折的《大教堂》,仿佛天赐的诗集……

看卡佛手把手教你写作:要真诚,不要耍花招,要开个好头,不要把好东西留到作品后面再写……

看卡佛与文坛大师碰撞思想火花:契诃夫、海明威、庞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弗兰纳里·奥康纳、约翰·契弗、安·比蒂、巴塞尔姆……

-----------------------------------------

★二十三篇卡佛本人出演的卡佛式“微小说”,亲历他的贫苦岁月、家长里短、高光时刻、生命末期。

早婚早育的困窘、夜间扫厕所的工作、与契弗一起酗酒的教书时期、与酒精的长期斗争、与天才编辑的故事、与前妻的爱恨纠葛、与伴侣加拉格尔的相爱相助……

-----------------------------------------

★二十三次敞开心扉的真诚对谈,寻找进入“卡佛领地”的路标:贫困、幸存与感恩。

-----------------------------------------

★中文版由知名译者小二倾情译出。

-----------------------------------------

★装帧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封面甄选卡佛名言佳句,采用手揉纸,给人复古的体验、温柔的触感。

=======================

【内容简介】

当卡佛谈论自己时卡佛在谈论什么?雷蒙德·卡佛,《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作者,“美国的契诃夫”,坐拥无数粉丝的短篇小说大师。《雷蒙德·卡佛访谈录》是首度译成中文的卡佛访谈合集,精选他去世前十多年间接受的二十三篇重要采访,清晰完整地刻画了这位作家的创作理念与创作发展脉络,真实地记录了他的“两次生命”,为深入了解与研究卡佛其人其事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在这些访谈中,传奇卡佛抖落了一身标签(特别是“极简主义”),变回说话声音轻柔的大块头男人,真诚地讲述接地气的故事:钓鱼打猎、早婚早育、打工挣钱、酗酒戒酒、写作教书、投稿退稿……他对自己热爱的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海明威、福楼拜等人不吝赞美,对部分后现代主义者、解构主义者则毫不留情。卡佛坦率、不做作的风格让陌生人放松,把正式访谈变成一种亲切的交流。短暂却充盈的生命在他的话语中闪光。

目录
引言
年表
载誉作家重返洪堡州立大学
我们自己生活的回音
雷蒙德·卡佛演讲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幸运读到了这本书,尽管里面部分采访和文章是重复的。“好小说是一个世界带给另一个世界的消息”,这句话直击灵魂。40岁前贫穷而坚韧,一旦坐到书房便不闻窗外事,不厌其烦的修改,生活如荒原,酒精和失忆症的困扰,我在这本书看的一个真实的小说家的抵抗和坚持。另外,卡佛谈论自己写作的方法也让人受益。
篇幅不小,但重复内容实在太多了,不同记者一再问着同样的问题,卡佛也不厌其烦地重复回答,反不如波拉尼奥访谈那本丰富。不过对不太了解卡佛的读者来说仍是干货满满,诚意十足。“我觉得文学能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匮乏,意识到生活中那些贬低我们的东西,那些已经贬低我们的东西,能让我们认识到成为一个人、超越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所需付出的代价。我觉得文学能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并没有活到自己的极限。”
美国短篇小说之王雷蒙德·卡佛在他的办公桌侧面的墙上贴着几张三乘五的卡片。卡片上写满了其他作家的智慧,用来提醒他自己手头的工作。其中一张上印着已成为卡佛第一戒律的引自庞德的一句话:“表述的基本准确是写作唯一的道德标准。”印在另一张上的是契诃夫一句话的一部分,使人想到他可观的文学手段的奋斗目标:“……突然,一切都变得清晰了。”卡佛从男人或女人的角度来写,有时用第一人称(我从来没见过巴德的老婆,但有一次,我在电话里听到过她的声音),有时则采用第三人称(他感到他的侧面一阵突然的剧痛,他在想象他的心脏,想象他的腿被折断了,想象他被重重地摔到楼梯的底层)。他的风格无法用一个更好的术语去概况,是人们熟悉和常见的——简短生硬的句子,字和词像说话一样重复,不像是文学作品。艺术看似不费力气,但还是需要做一些工作
卡佛总是给我安慰。他所有的叙事、对话关注的对象都是一类人,他写来写去,说来说去都在琐碎的生活平庸的现代艰难的文学上打转。他不写长篇小说,乃至于没有耐心看长篇,他要赚钱养家,需要快速转现。也许卡佛这最大的的问题大概便是只写短篇吧。 卡佛的《羽毛》在当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在那篇小说里,平淡乏味的生活把夫妻二人给逼得走投无路,他们不惜违背道德,依靠在邻居家乱来给自己寻找刺激,他们已经到了被打败的边缘了。你尝试过想象那些乏味的中产阶级中年人的生活吗?他们最终因为生活毫无刺激而变得麻木。而这篇小说里的人物,或许就在做麻木之前最后的一次反抗而已,而且他们还失败了。
卡佛说一个好的短篇胜过十部糟糕的长篇,但同时他也说,他不写长篇的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他需要同时工作、写作和抚养孩子。他的小说里描绘的永远是不能应付日常生活的普通人,因为他就来自这群人中间。那么他的真实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这部访谈给我们勾勒的卡佛不是大师、不是教授,而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
作为超一流的短篇小说家,再没有更坦诚、谦逊、知无不言的访谈者了。他说到了几个真相:那是另外的小说家绝不会透露给你的秘密。
这本书我盼了好久,三年来一直关注小二老师的豆瓣,终于如愿以偿。买了两本,一本收藏,一本阅读。这二十三篇访谈,重复的内容有很多,卡佛非常真诚,不厌其烦,相似的访谈说得都差不多,没有大的纰漏。而且也是有什么说什么。没有隐藏。“一部好的短篇小说胜过十部长篇小说”。卡佛的阅读量也很大,对他读过的作家都充满敬意,对任何人没有一句坏话。从最底层一步步努力写出来的大师,足够励志,谁人不爱!致敬雷蒙德!
“我贴着骨头写。”嘤嘤嘤,卡佛真的太好了!
有点意思,有点乱
2022.02.27 看完访谈录,我喜欢卡佛多一些了,也确信从《当谈爱谈什么》来读卡佛是错误的选择,因为那是他最灰暗、最极简、隐藏得最多的小说集,很难一上来就读懂。看了访谈录,也理解了为什么卡佛笔下的人物那么沟通障碍,那么困惑无望,因为那就是他所经历和描绘的美国底层生活,你不知道明天到底会不会好。卡佛本人对语感的重视,对诚实的重视,对叙事而非结论的重视,都是我偏好的作家风格,村上春树也是如此,所以村上春树致敬卡佛。访谈本身有大量重复,但可以接受,因为封面和内页手感太好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