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作为意识形态的生物学的封面

作为意识形态的生物学

[美] R. C. 列万廷(R. C. Lewontin)

出版时间

2022-07-31

ISBN

9787305257520

评分

★★★★★
书籍介绍

“现代人小丛书”

全球思想领袖的极简公民课

引导批判性思考,探索现代人的善好生活

◆ “不要将科学交付给专家,不要被科学迷惑,

而是要去寻求一种人人都能分享的、复杂的科学认识。”

···

【内容简介】

伴随着DNA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基因学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启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基因对人类有哪些影响,生物学不同流派各执一词:基因组成了个体,人类本性是由基因编码的,基因组成了文化和社会,决定了个人的贫富和民族是否好战……本书是世界知名遗传学家R. C. 列万廷对这些观点的回应。

列万廷立足生物学,对当代科学、意识形态等问题展开了批判式的解读。他运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福尔摩斯的“记忆阁楼”、智商测试、杂交玉米等妙趣横生的实例,综合分析了基因、有机体、环境这“三重螺旋”,拆解了“纯粹的生物科学”之神话,并警醒大众,对科学、专家要时刻保持警惕。

···

【媒体/学者推荐】

列万廷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正如本书展示的,他的作品是遗传学领域非常优秀的作品。

——[美]史蒂芬·杰伊·古尔德 著名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本书以直截了当且易于理解的方式阐明主题,并延续了科学怀疑主义的传统。

——《独立科学新闻》(Independent Science News)

···

【编辑推荐】

1. 本书作者R. C. 列万廷是世界知名的人口遗传学家,率先将分子工具引入生物学;他同时也是一位极具批判性的思想家,常年为《纽约书评》撰稿,为公众撰写了大量简明易懂的科普文章,坚持反对基因决定论以及将科学视为“纯粹”的观念,反对利用科学来使结构不平等合理化。他曾获美国自然学家学会的塞沃尔·赖特奖、与诺贝尔奖齐名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等殊荣。

2. 随着对DNA的进一步了解,人们越来越关心与基因相关的话题。是否早在我们诞生之前,基因就决定了我们的智商和成就高低?我们要如何理解基因决定论的不合理性?书中不乏对社会生物学开山之作——爱德华·O.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的反思和批判。作为一线专家,作者挑战了自己研究领域的科学和哲学基础及其社会、文化和政治后果,并运用晓畅的语言拆解了一个“纯粹的生物科学”之神话,可视为对近年热门的基因学争论的一个回应。

3. 智商测试能真实地反映智商吗?农民如果不再种植杂交玉米,转而种植纯种玉米,会发生什么?为何未成年人不喜欢吃菠菜而成年人喜欢?《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在现实中能存在吗?书中充满了此类有趣的话题,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

4. 列万廷预见了一些长期性的社会问题,本书讨论的话题历久弥新,至今仍不过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简介】

R. C.列万廷(R.C. Lewontin, 1929—2021),世界知名遗传学家、进化生物学家,曾荣获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德奖、美国自然学家学会塞沃尔·赖特奖等。他是发展群体遗传学和进化论数学基础的先驱,率先将分子生物学应用于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等领域。他曾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罗彻斯特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著有《三重螺旋:基因、有机体、环境》(The Triple Helix: Gene, Organism, and Environment)等,长期为《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供稿。

···

【译者简介】

罗文静:香港大学跨学科语言教学硕士,从事英文教学,曾担任市级政务翻译。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一个合理的怀疑论
第二讲 全部存于基因之中?
第三讲 原因及其结果
第四讲 教科书中的一个故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本书对于生物专业的人来说可能更加易于了解,毕竟作者以遗传学家,生物学家的身份写作,涉及了很多生物学的背景知识和案例。我提炼到书中最主要的观点是,科学并不与政治完全无关,而受到了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塑造。我想这并不仅仅限于生物学,政治、经济、文化理论也同样是为社会不公平合法化做出的努力。当我们审视所谓经过检验的普遍真理,所谓“科学”时,需要警惕其是否携带了创作者的意图与立场,不迷恋教条与权威,做出自己的判断。由此来看,本书有启发意义。
后来,“真理”的名字叫做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 他们说:“没有神灵,要相信科学! 但你要看着我,我是被自然选中的人, 生得高贵,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之名。” 他们又说:“看着你,生得低贱, 是被自然淘汰的渣滓。” 他们背后的巨大锅炉喷射着蒸汽, 那是我一锤一锤造的。
同时反对有机整体论(作为自然乡愁)和科学还原论(作为基因还原论),列万廷提议的认识论是复杂系统式的,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式的总体性,以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视野来取代个体的和整体的还原论,突出强调了生物体与无机环境的辩证关联(尽管没有使用辩证这个词)。作为“科学为人民(Science For The People)”运动(该运动在中文语境里研究少得可怜)的标志性人物,列万廷的最终政治承诺实际上是相当哈拉维主义的(后人类的)——原初统一的自然并不存在,自然总是失衡的,人性就在于非人的创造性,它属于社会实践而非动物性,非人的实践使人类能够超越个别个体的有机有限性,从而实现一个全新的因果关系层面(不如说,是一种第二自然,哈拉维所言的自然的重塑)。不再需要达尔文主义的适应性原则,我们能够并且必须再造人性
社会生物学背后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是「个人主义」:社会的特征由个体特征组成,个体特征由源于他们的基因,社会结构不过反应了这些倾向(比如社会生物学认为人类有史以来就是具有支配性的、热爱私有财产的、好战的、仇外的等等,这些都是被基因决定的)。这种个人主义最不关心的恰恰就是那些具体的、不同的个体,恰恰是对人类多姿多彩的差异性之否定,其目的是为了合法化当下社会不平等的现状。
李森科转生~被大卡车创了转生到现代就要认真批判生物学还原论~
作为同样的生物专业的人读得一头雾水,只能说这本书带有作者自己极强的意识形态🙂,生物学本身没有啥意识形态的东西
至今已觉不新鲜
还原论:世界被分割成零碎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身的特点,合在一起构成更大的事物。我们就是由我们的DNA、身体和精神创造的笨拙的机器人。/生物界的这种个人主义的观点只是对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的表现,认为个人是一切事物的中心。/我们不能说生物体仅仅是基因的产物,也不能说生物体面对的是一个自主的外部环境,而必须要认识到基因在生物体的发育和活动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生物学通过教科书的传播:教育是一种聪明又自由的警察形式。/人类基因组计划、杂交玉米:在关于自然的纯粹科学和客观知识点神秘伪装下,实际上是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意识形态。/生物决定论:让社会中不平等的结构变得合理。/科学取代宗教成为现代社会的首要合法化力量。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真相,对科学保持合理的怀疑态度。//翻译减分。
开头写生物学在现代世界起源中的作用是个值得展开的话题,毕竟施特劳斯从政治哲学发掘出的现代性断裂已如此深刻。但作者接下来的大部分篇幅就讲了一个事:生物学很难控制变量隔离观察,对于做社科的可以说没讲任何新东西,这和说经济学是用数字包装的意识形态有什么区别?他们似乎都受制于一种“静态演化观”,总认为现实的一定是演化过来的。
精彩的论述!列万廷用短短百页批评了在当今生物学中泛滥的个人主义意识形态。 在末尾也能看到他的最妙观点 “历史远远超越了任何狭隘的限制,无论是限制我们的基因的力量还是环境的力量……让人类意识发展成为可能的基因,也放弃了它们决定个体与个体的环境的力量。它们已被一种全新级别的因果关系所取代,也就是有着自身规律和特性的社会互动,这些规律和特征只有通过独一无二的体验形式才能被理解与探索,那就是社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