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将熟悉变为陌生的封面

将熟悉变为陌生

[英] 齐格蒙·鲍曼

出版时间

2023-08-05

ISBN

9787305269387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不知道如何应对。而《将熟悉变为陌生》正是为了解答这些困惑而作。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论述,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方向。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1925年出生于波兰,是当代西方杰出的社会学家,曾任华沙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教授,被誉为“后现代性预言者”。他一生出版了50多本著作,代表作品包括《流动的现代性》等。彼得·哈夫纳,1953年出生,是记者和作家,曾获多项国际新闻奖。王立秋,云南弥勒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比较政治学博士,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译有多部著作。
推荐理由
《将熟悉变为陌生》是一本深刻剖析现代社会现象和个体生活的书籍。书中通过多个章节,探讨了爱与性别、经验与回忆、犹太性与纠结、智识与投入、权力与认同、社会与责任、信念与原教旨主义、乌托邦与历史、当下与未来以及幸福与道德等多个主题,为我们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在这种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适合哪些人读
对现代社会现象、个体生活、哲学思考感兴趣的读者
面临生活困惑、希望寻求人生意义的人群
从事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学者和学生
以及对未来充满好奇、渴望自我成长的人。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恨不得把整本书都划线,是一本太牛逼的小书了,我已经读了两遍了。我得揣着,时不时看看。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鲍曼一生著作等身,一些著作的确是为同行和学生而写。但这一次,是思想者的最后一席话,也是面对世界的最后一席话,他解释了自己的一生,阐明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观点,娓娓道来,不掩锋芒,不入时趋,臻于澄明之境。高僧只说家常话,本不必大甩术语,他引用了特别多的作家,极有品位,赞美。
17英文,生前最后一部访谈集。相较即出13访谈集《社会学之用》,对社会学学科属性、文化性社会学方法和文学作为思想源泉等方面涉及较少,对消费、移民、共同体、安全感等时事性话题涉及较多,也有不少自己和亡妻生活细节较罕见。整理更通顺,理论难度稍低。中译质优,无专名硬伤,有术语译法贡献(如纠结)。
鲍曼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原来我们之所以时刻生活在不确定之中,无力解决它带来的焦虑和困扰,是因为从根本上来讲,现代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自身造成的,却需要由个人来承担其后果。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场为“主我”(内部)与“客我”(外部)之间的和平共处而进行的斗争。而面对过剩的可能性,人们采取“无为主义”的态度,彻底失去了思考何为良好社会的动力和能力,转而只为个人和家庭的生存而寻一个舒适的位置。“我们期待个体在一个无法改善的世界上寻找一个还能忍受的地方。世界注定要完,但每个个体都必须在这场社会的衰亡中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鲍曼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思考,创造,尝试不可能的事。
鲍曼比我想象中的要悲观得多。他谈话的风格很平实,却不乏洞见。比如他认为互联网技术与大屠杀事件存在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致力于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将避免人与人之间一切可能的接触视为进步;对消费主义的描述也很有见地:“抑郁是消费社会特有的心理障碍。”在对宗教的反思中,他认为“神代表了人的不足”,所以信神其实肯定了人的局限性。不过当他频繁提及卡夫卡、弗洛伊德、萨特、乔治·奥威尔、米兰·昆德拉、艾柯、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库切、萨拉马戈、维勒贝克等作家时,我就不免对他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套用本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那些阅读同样的世界名著的人创造了一个真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回声室。“与和你说相同的话的人交谈,这不是对话。”
能在书中抓住很多闪光的碎片,如果明天世界毁灭了,那我还是要种自己的苹果树。鲍曼真是一个乐观又悲观的人,现代人存在各种各样的生存困境,这个时代,每一个地方都是无依之地,最后鲍曼说真正良好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说,自己做得还不够的社会。
许多的困惑在书中找到了根源性的答案。 流于表面的敷衍令人厌恶,直击内心的真诚才令人动容。
在那时,为养家,需要两份工作。智识上的窒息。人这辈子用得有目标,有想法,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无法改变他人,先通过道德约束自己,让自己做的更好。
一切都是流动的。
在鲍曼熟悉的领域三言两语亦是惊雷,但他共同体问题上有点矛盾。虽是小书,也不系统,可鲍曼一生永远关注时下人类最新问题的态度怎能不敬佩。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