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边镇粮饷的封面

边镇粮饷

赖建诚

出版时间

2010-07-31

ISBN

9787308077194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作者在汗牛充栋的明代史料中﹐挑选出五份史料﹐全面评估明朝在1531-1602年间北方边防部队的兵力(士兵及牲口数目)﹑粮饷以及中央白银拨款以倍数剧增的情形。作者选题眼光之准﹑气魄之大﹑分析之严谨﹑陈述之清晰﹐都令人敬佩不已。我们读明代史料﹐只见明代君臣论及边防时﹐满口甚么“边饷日增”﹑“边事可忧”﹑“规复祖制”﹐然后是连篇累牍难以解读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重构明代财政内的北部边防开支状况﹐诚然是“显而易见”的研究策略﹐只是知易行难﹐迄今为止﹐能够像作者这样就16世纪明朝北部边防的军事财政状况﹑提出如此全面而具体分析的﹐委实不多。该书的贡献﹐是不容低估的。

赖建诚([email protected],www.econ.nthu.edu.tw),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2—1993)。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专攻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学术著作:《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1912—1949》(1990)、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0,Oxford UP,主编)、《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2002)、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2004)、《梁启超的经济面向》(2006)、《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2008...

(展开全部)

目录
第一篇 综观概述
1 楔子
2 岁入岁出与边防经费
第二篇 边镇粮饷解析
3 军马钱粮数额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于前人成果进行了学术史的梳理,对于史料的选取也相当谨慎。着重研究方法的探索而不急于得出结论,也证明了在资源欠缺的情况下,边镇粮饷问题的研究可谓知易行难。作者的眼光遍及明代十三边镇,对于大量数据和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功夫之深让人敬佩。比起许多热衷于在尚不充足的史料的基础上肆意展开联想,急于由史实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史家来说,这样一本实实在在的《边镇粮饷》恐怕更加值得珍视。
只能说,由于历史学者不知整体观为何物,往往于充分的材料面前不知所措,罗列之外,难以沟通部分与context之间的联系。如此好的题目,从虎头落笔,却收获蛇尾,殊不知,经济与政治、社会、文化互动其实一体。
以经济史入军国大事的叙述,写得不错.另,当下与日俱增的"维稳"支出与晚明的边镇粮饷剧增何其相似.
经济学家自有独特的视角。将边镇经济崩塌,战力衰退之缘由与制度诸变迁都勾勒出来了,很踏实地利用并不太准确的现有数据探讨了与边镇粮饷有关的屯田商运民运京运银盐引漕运诸制度。钱宾四先生曾言明亡于内府宗藩冗官,而边镇靡费之巨让财政彻底捉襟见肘,丧失了回圜的可能。还是有些错漏的。
这是一本很妙的书,绝对让你欲罢不能。。。
數據收集和表格製作很好,對於各位官員的建議分析,也表現出作者有點想与經世者對話的學術理想。但實話最後得出的結論太淺顯,過於強調大明邊防開支對於財政的拖累,涉及到深層次的結構問題涉足略顯不足
挖肉补疮
跟朱明相比,赵宋那点财政压力真是小儿科。本书在观点上与钱穆相仿佛,很难说有啥大突破,但难能可贵的是总体性的研究视角,没有陷死在军事财政的主题里,很诚实地考述宗藩支费和皇帝个人支出的不合理性。今日之全额报销干部病房,此类也。 这部书比黄仁宇那本的第七章详细得多,另外还附带考察了屯田/盐政/漕运诸问题,高度赞扬了日人的前期研究。著者以经济学背景进入史学,能做出如此成果,令人肃然起敬。
专业
单纯罗列数据,内容与题目相差挺大的,看题目本意来看这书,本意是想了解明代军费在财政中的比例,粮食加白银需求对明代财政的压力以及明政府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军队的生活水平和训练水平如何,然而这些基本都没有。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某年某个数据,这个数据的来源和正确度估算,至于这些数据反映的财政和军事意义,通通都是没有的,白白浪费了这个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