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香港电影夜与雾的封面

香港电影夜与雾

汤祯兆

出版时间

2012-04-30

ISBN

9787308096454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本书抓住香港電影最坚实的落脚点,理清种种来龙去脉,作者综合考察香港电影之当下,以过去港产片与现实对照的启悟,化为今日社会解读式的影评,深入解读单片、明星、导演/作者,更综合阐述元素、类型、现象/潮流,搭配香港之场景影像,作为对香港电影深化理解与另类阅听之示范解说,建构香港电影与文化间交相呼应的阅读生趣。

只要看看阿汤写王祖蓝现象,给刘德华的一个机会,又追击《我的机械人女友》再重温《追击八月十五》,谈《我是一个演员——周星驰的文化解读》;由《金瓶梅》说及《大内密探零零性性》,《叶问2》天台上的隐喻,《戏王之王》的师傅教戏;将《月满轩尼诗》中张学友饰的阿来,视为《旺角卡门》乌蝇和《男人四十》林耀国的深情延续;《前度》感情交替给性格留烙印的婉转寄意,以及其中情侣吵架的电影学问;摆明请师父重振雄风的《打擂台》;誉为“安乐椅式怀旧”的《岁月神偷》成为流行文化与香港价值的代言尖兵。

再回看方育平三部曲为代表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葛优身上的男星阴性情意结;通过想像舒淇来讨好自己;张国荣阴影价值之所在;麦兜与熊宝弟弟背后的隐喻与潮流意旨;港台青春片的比照与纯爱根源;而彭浩翔之《志明与春娇》最懂得捕捉时代氛围与商业噱头;许鞍华冷静影像之背后,《天水围的日与夜》暗藏两代之间的沟通密码,以及《得闲炒饭》张兆辉的幽默能量;王家卫的赏味期限及其他;解构虚实交错《夺命金》;由“共感”到“共犯”看《剑雨》到《武侠》;看《东风破》讲述属于东华三院的香港历史……这些在跟着本书的追寻都能获得启示,阿汤真正立足香港本土文化,对香港电影特质及其微妙心理的剖析可谓一针见血,真切到位,此为市面泛泛而谈的同类论著难望及项背的香港电影之最佳读物!

——————————————————————————————————

在港产片身份日渐模糊,重获本土观众欢心举步维艰的今日,阿汤依然对香港电影不离不弃,笔耕不辍。其涉猎范围之广、评论视野之宽,更非一般港片评论所能望其项背。若要完善建立香港电影的本土论述,我们需要更多的汤祯兆。

—— 香港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 李焯桃

一本具有独立精神的香港电影通鉴,时而辛辣时而爱惜,在回顾与展望间,作者对不同年代的电影作品提出了清醒而具个人触觉的观点。

—— 香港导演 郭子健

目录
新世纪补完计划
• 四人青春行
• 兵贼难分的青春
• 明星梦里人
• 离岛青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因为作者看岁月神偷的观点跟我一致,我瞬间觉得自己升尼了
通俗中长知识,我喜欢。只是港式白话可能对大陆读者有些阅读障碍
纵横捭阖且多元切入,缺点是“此所以”及“我想说”泛滥,校对上也有不少错误
还是觉得他之前那本《香港电影血与骨》比较有诚意。
没有呼天抢地,没有声泪俱下,没有冷嘲犬儒,没有超然物外——是的,这就是我喜爱的许鞍华。其余论及港片的特性和想法都很值得细想。
本书感觉用粤语读来更有感觉。喜欢作者客观的角度,不可多得的影评人。
希望情人节这天能收到这本书(之前是大学图书馆借的)
@2016-04-05 17:44:15
十年以后再看,有些索然无味
没有多少有价值内容,对电影的讨论大多很浅显。印象深点的就是讲《岁月神偷》的安乐椅式怀旧(Armchair Nostalgia)和调侃成龙的复制术,一贯的大哥形象使得他在《新宿事件》中的角色很分裂,这点还挺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