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良知与担当的封面

良知与担当

吕一民

出版时间

2012-08-31

ISBN

9787308104951

评分

★★★★★
书籍介绍

《良知与担当: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系统地梳理了法国知识分子从德雷福斯事件以来所走过的历程,对他们在法国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变迁进行了深刻剖析。《良知与担当: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史》能够为中国知识分子在总结本国知识分子在20世纪的非凡经历时提供一个参照对象,从而有助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一步做出正确的定位,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独特作用。

吕一民,1957年出生于金华,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1982年)、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历史学硕士(1985年),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的主要著作、译著有《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历程》、《法国通史》、《公民的加冕礼:法国普选史》、《知识分子的鸦片》。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法国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与作用的历史考察》等课题多项。朱晓罕,1973年出生于杭州,先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2009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讲师。已出版《一场改变了一切的虚假革命: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合著)等著译多种,曾发表《雷蒙?阿隆的极权主义批判述评》等论文多篇,现正负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法国知识分子史视野中的雷蒙?阿隆研究》。

目录
绪论
一 外国知识分子史:我国世界史学科亟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二 知识分子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 本书的主要思路与观点、基本框架
第一章 “人类良心的一刹那”——德雷福斯事件与法国知识分子的“诞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完了,收获很大。
没有国界的知识分子在当今世界是难以生存的,但是拥有国界的知识分子永远不完美。知识分子到底是为国家和民族而战,还是坚定的守护人类的良心,这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知识分子毫无疑问要站出来,要关注这个社会的疾苦和病症。我们要是有一大批这样的介入型知识分子,生活质量也许会提高。
二十世纪的法国知识分子史 ≈ 法国左派知识分子史,法国左派知识分子史 ≈ 舔食赤俄鸦片与僭越妄语的历史。
其实是很左的一本书,基于明显的原因,可以理解。文笔一般吧,但叙述还是很有张力的,材料引用比较充实。算是对20世纪的法国有一个大致的勾勒了。再就是,编辑应该用点心,人名怎么译关系不太,但最好是保证整本书是同一个译名。
这是旁听的通识课的教材(老师讲的也很好)。一年前看了一半,今年补完。知识分子史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相较传统关注政治经济的史学,它着眼文化领域的事件与影响。书的内容很丰富,以时间为线索,着眼重点事件和重点人物,介绍了萨特、阿隆、福柯等大家的思想、经历、在事件中的作为。推荐这本书。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时间和地点挥霍我的20岁 我希望我能在50年代的巴黎
深度稍差 但看得出用心以及其中蕴含的充沛感情 我爱雷蒙·阿隆
卡在最后一分钟读完了……配合《鸦片》食用的佐菜,中规中矩的史料拼盘。
三星半,为编辑错误扣半星,有些内容有拼凑之嫌。从德雷福斯事件讲起,以人物小传加思想概述的方式梳理20世纪法国思想史,就描述而言比较全面且详实,书后大事年表有资料价值。作者关注知识分子如何“介入”社会政治。在叙述中作者关照到时代背景与牵引知识分子论争的个中事件,能明显看到20世纪前半期意识形态针锋相对的冷战如何塑造了几代人的思想意识。“第三条道路”也隐约其中,以萨特为主,在北非、印支和东亚的背景下探索超越冷战的知识和政治框架。就分析而言,作者的思路和立场基本随法国左翼,但又因无法处理法国左翼的激进化而不借雷蒙·阿隆的观点加以平衡,但这也使作者本身没有跳出当时人的叙事,文学化评论多于学理性分析。一些“笔者管见”试图跳出当时的思想辩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思想史加以阐释和解释,但比较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