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知识社会史 (下卷)的封面

知识社会史 (下卷)

[英] 彼得·伯克

出版时间

2016-12-01

ISBN

9787308162784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接续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知识社会史》(上卷)的叙述,讲述了从1750年代法国《百科全书》出版到维基百科盛行之间的知识的社会史。如同其前著,本书提供了一种社会史观(或者说历史的回顾型社会学)。本书不仅关注个人,也关注集体关于知识传播的行为和趋势。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看似永恒的知识活动——收集知识、随后分析、传播和使用知识——实际上是具有时间性的,在不同的时段和地点会有不同的形式。第二部分试图通过讨论知识的缺失和专业化的失败来写就知识增长的历史反趋势。第三部分则从地理学、社会学和年代学等概念出发,对比中心和边缘的体验,来讨论知识在每个时期的主要趋势,即专业化、世俗化、国有化、民主化等与它的对立面的共存和相互影响。

一如既往,彼特·伯克运用清晰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学术图景。这册备受期待的《知识社会史》(下卷)将会是一次横跨人文领域和社科领域的阅读旅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执教萨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著作宏富,包括《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法国史学革命》、《历史写作的新视野》、《20世纪的历史与历史学家》、《什么是文化史》、《文化史的风景》、《图像证史》、《意大利文艺复兴》等数十种,并被译成多重语言出版。

目录
致  谢 / i
导  言 / 1
第一部分 知识实践 / 9
第一章 知识采集 / 11
第二章 知识分析 / 5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已购。翻译比上卷好多了,读得顺畅。结构也比上卷明晰,一二部分关于知识的收集、分析、传播、应用、丢失、分类。最后糅合起来,从地理、社会、历史角度再梳理一番。这本配得上知识的社会史这个书名呐~~加上作者包罗万象的素材,读得都有些兴奋了!
写得很亲民。不知道作者在哪儿读了这么多事实,并且他通过事实的列举来形成个人解读和叙事的能力挺强大的。
就内容而言没有上卷吸引人……怎么感觉有点民科化了呢🤨
翻译比上半部好
惊了,翻译比上卷好太多
伯克将知识的讨论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引导我们以知识的视角审视生活的方方面面。
好!结构可以偷师借鉴。伯克这种把乱七八糟材料cook得井井有条的能力真令人叹为观止……防火墙都能翻译出来哈哈哈,估计现在不行了。
谈不上“分析”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任何“洞见”,只是一堆琐碎历史材料的堆积,可以看出,作者只是突然发现自己手头累积出了一堆这方面的历史材料,便将它们以草率的方式分类整理一番,写成了这本书
只是速读,是在家乡,以后来细读,能把知识作为纵向历史来写,除了野心,知识面也是要很广的,虽然书中的知识重点指学术知识,作者自己也说了,知识提供框架。
相比于上册,这本提炼的更具体更贴近我的学术需要吧。尤其是后三章的内容,确实给我一点启发;前面的章节倒还像是历史叙述的风格,并不是罗列学术观点和信息的样子。 整体来说这套书的价值还是有的,其实我想看到的是更多的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的变化还有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