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卫·休谟传的封面

大卫·休谟传

[美]欧内斯特·C.莫斯纳

出版时间

2017-08-31

ISBN

9787308171106

评分

★★★★★
书籍介绍

大卫·休谟,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建立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本书1954年出版了英文首版,1980年出版了第二版,2001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再次以平装本形式修订重印。半个世纪以来,莫斯纳的《大卫·休谟传》一直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和作家的(现代) 最权威的传记。本书不仅对大卫·休谟的生平有详细的著述,披露了关于休谟的罕见史实,同时也还原了一个精彩纷呈的18世纪,更探究了休谟所有的智识领域和智识活动,探究了作为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文人的多重面向的休谟,休谟的哲学——作为一种心智倾向,它为自己找到了这些面向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本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这个新版本中有详细的书目、索引和文本补充,使之成为学者和高年级学生研究休谟、认识论和哲学史的完美文本。它也是那些对18世纪和启蒙运动感兴趣的历史学家、文学学者以及任何对启蒙哲学感兴趣的读者的理想选择。中文版即是根据此版译出。

--学者及媒体推荐—

莫斯纳的著作是一项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对于休谟研究者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所有喜欢与研究18世纪启蒙运动和文学史的学者以及读者来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宝藏。——Richard H. Popkin,哲学季刊

这部堪称典范的作品已经远超一本传记的价值。它是对18世纪热烈的智识研究的回应;它不仅关乎哲学研究,更是面向大众之书。——C.E. Vulliamy, 观察家

这是一部酝酿已久的著作,在经过近20年的漫长准备之后,它于1954年首次付梓。这部传记是作者漫长而快乐的研究生涯所孕育出来的丰盈厚重之作。作者兴趣广博、智力超群,对18世纪启蒙运动和休谟研究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泰晤士文学副刊

欧内斯特·C. 莫斯纳,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德克萨斯大学英语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文学与18世纪启蒙哲学。他大半生都在研究休谟,除了在顶级历史、文学和哲学期刊上所发表的数十篇有关休谟的高质量研究论文外,还撰写并编辑了《被遗忘的大卫·休谟:好人大卫》、《休谟新书信》(与R.Klibansky 合编)等,对20世纪下半叶休谟研究的新拓展有筚路蓝缕之功。

目录
1980 年版序言............1
1954 年版序言............4
缩写目录及参考文献............9
第一部分 人性的研究者,1711—1744
第一章 文人............1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思想评述略少,此君一生平和,观念之激进堪称革命家。
啰嗦。有太多论文的口癖和 与休谟(思想、为人)无甚相关的细节。
只有穷尽了一个时代(往往是当事人那个时代)的价值系统的思想家也许才配称之为哲人,据说这本传记耗费了20年,休谟的思想配得起这书的厚度和付梓的时间。
确实是一本“传记”,作者确实是休谟的“人生”专家,只是对休谟的思想阐述和发展提笔不多。这个大部头而言,没有我想看的,中途放弃。
个人的Delicacy多于时代,人生就难免多出许多褶皱。用20世纪初的标准看,这个人没有情趣、过于平庸;用17世纪的标准看,这个人又太轻浮。“世界公民”这个名号里的“世界”有多单薄,休谟的Delicacy(精微,或曰合乎时宜的敏感、不害其“质”的矫饰、暗恋虚荣的拧巴)才可能有多丰富。在这方面,莫斯纳写得恰如其分,译笔也能传神,只不过盛名之下,做这本传记的普通读者或许远比做一名休谟研究者艰难得多。
过分难读,实在是流水账了些
流水账。
为了人性论的热身,只读到人性论一章。不太想看了。是非常详实的传记,可能对于研究者有更大的意义。但若是想要了解思想的大致脉络,不如先看思想史通史,再翻原著,可能比这本书帮助更大。另外,译名居然在同一页都不一致。
没想到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还参照了休谟的论文。休谟涉及领域真是广啊:哲学、经济、政治、历史!和伏尔泰互相欣赏,和孟德斯鸠长期通信,对卢梭的无私帮助,还有和亚当·斯密的坚实友谊,成为爱德华·吉本的文学偶像。谟哥太有意思了。 对于休谟,我想没人会否认这至上的夸赞:他免于世俗偏见,但充满了自己的偏见。 “故而,就总体而言,谁也无法否认,唯有最显著的仁慈之心才能赋予人类以更高的价值;而仁慈之心的价值至少部分地源于其增进人类福祉和促进人类社会幸福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