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新媒介:关键概念
[英]尼古拉斯·盖恩(Nicholas Gane)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7-31
ISBN
9787309114959
评分
★★★★★
标签
传播学
新媒体
社会学
媒介
目录
中文版序言
第一章 引言:概念和媒介
一、为什么选择概念?
二、“新”媒介是什么?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信息量非常大,读十页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的书,不过有种挑战脑力不断被洗脑的快感(?????)上次相似的感觉是读卢曼的著作,那还不是原著是其他学者的注解。 新媒介确实已经不是新鲜概念了,理论永远会比现实滞后那么一点点。所以需要保持一种批判性的关注,这本书做到了,不过现在看,里面很多东西又需要更新了。 我个人pick的看法是,媒介技术为我们所用也深刻地改变着我们人类、社会、文化,甚至我们存在的意义与核心,它能重新定义我们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跳出本体论看显得太技术路径,但只以人类中心就会陷入偏狭,正视存在,警惕可能的问题或许才是正解。 “人类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发明智能机器,而在于如何在全球化世界中建立起一个公平的社会——这个社会也许还包括碳与硅的公民。” Ps.后面的书单是小宝藏。
翻译上,前后不一译、错译和乱译无一缺席,其中最体现译者水平欠缺的莫过于将香农的“通信”译成“传播”。叙述上,无法直击核心,比如可以直接点出信息论的信息没有语义,因此不含思想,又比如谈论人机结合,道不出人体DNA与机器编码之间的关联。对福柯和德里达的评述较为浅薄,忽视福柯“档案”概念对于治学方法的重要性,一句“注重书写”居然就想打倒?批判德里达没有注意到新媒介的档案,却不曾点出其论述背后丰富的解构与批判脉络。同时完全忽视了德里达弟子斯蒂格勒对于档案与记忆的论述。对新生代美国学者关注不足。
毫无赘言的文献综述,作者对于概念层次的划分非常优秀。入门技术媒介研究的话从这本依然不过时.....
反复看了几遍拟象和仿真,Kittler虽然比鲍德里亚和麦克卢汉更彻底一点,但是提出信息唯物主义似乎又轮回了。无意找到1966年对于Algorithm和Formula的争议,paper还是打字机体。
读完一百多页,“想读”列表多了十几本书……
就是读的头疼
薄薄的小册子,科普性很强,梳理概念也很清晰。
很具有前瞻性 适合用来做文献综述
有点像是工具书?整体的思路是挺有启发的,但是再往后读就有些迷惑,个人不是很喜欢。
每一章都在预告:接下来的内容这里我不讲,但是我下一章就会讲喔。你要注意听讲喔。 可我读的好累喔。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