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禅宗语言的封面

禅宗语言

周裕锴

出版时间

2017-12-01

ISBN

9787309130959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禅宗以其独特的语言和哲学,引领人们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智慧。本书带领我们走进禅宗语言的殿堂,探索其丰富的象征意义、深刻的哲理内涵,以及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禅学智慧。
作者简介
周裕锴,1954年出生于成都华阳,是一位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担任中国苏轼学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并著有《中国禅宗与诗歌》、《宋代诗学通论》等著作。作为《苏轼全集校注》三位主编之一,他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推荐理由
《禅宗语言》一书详细解析了禅宗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内涵,涵盖了禅宗从早期至宋代的语言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文化、哲学和文学领域的深远影响。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揭示了禅宗语言独特的象征性、隐晦性、乖谬性和游戏性,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禅宗思想,也展现了禅宗语言的独特魅力。
适合哪些人读
对佛教哲学、禅宗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对语言、文学、哲学等领域有一定了解的学者
希望了解禅宗语言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地位的研究者
寻求心灵成长、追求精神生活的个人。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前半部是历史角度的梳理,后半部是共时角度的归纳。只恨自己根器太浅。
读了上部,下部翻了一下。禅宗话语体系与主体实践方式的流变,很有意思(最有意思的200页大慧宗杲骂邪禅,哈哈哈,够狠!他绝对没资格加入“吵架没发挥好”这个小组)。很多禅语,初读来有趣,读多了也觉腻歪乏味。而这本书的阐释,可能已合于“文字禅”的方式,一则时有强拆,也是为给小白讲点ABC。而真正对禅和禅语的体验和领悟理所当然是个体化的,要在禅的实践中,结合更多超验的存在状态甚至不排除某些迷狂的情绪体验,毕竟对于我们看几分钟的某些公案机锋,是别人枯坐十年的顿悟或“了生死”的关隘。
只记得读的过程是悟的过程(周老师安排点化文字的功夫实在是太棒了。)
前半本语言的发展历史,后半部分语言的特点和阐释。喜欢历史多一些。
79,这可能是今年阅读体验最佳学术著作。为了扩展一下顺治皇帝与禅宗,以及汉传佛教和藏传在清宫中的博弈内容,决定还是去研究一下禅宗。周先生的几本书购入,这是第一本读完的。400页篇幅毫不滞涩,行文流畅,还能把看着颇为晦涩的禅宗语言历史,风格介绍的惟妙惟肖,真的是很佩服了。之前的版本距离太远,重印本看到,也是非常幸运
禅宗语言最大的特质在于“活”。文字说不出实相自性来,但文字可以暗示和激活体验,所以可以不立文字,也可以不离文字。对于禅宗来说,语言是一个很特别的视角。周裕锴老师认为禅宗语言经过了由印度佛教系统转变为农禅话语系统,后来再经由士大夫之手渲染成士大夫话语系统,实现由俗而雅的转变。它们早初的“不立文字”是有意地要与印度佛教语言系统疏离,以创制自己本土的适用于下层民众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语言系统。这是本书的重要观点,疑惑在于禅宗所需要的根器之高,如何能是为了适应广大下层民众而设。不立文字的确有反知识、反文化的倾向,但并不代表真的就适应下层民众,为他们所接受、所相应。
细密扎实得很,读完真是受益良多!
在上编的某些论述上,受《中国禅宗通史》影响较大。有些思想上的判断不太同意,但整体来看确实是本梳理得很清楚的好书。
溯其历史根源,南宗禅就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旨与其本质为大乘佛教的利他之间有先天的矛盾。为了融解这一内在矛盾,明明已经顿悟了的祖师们,不能独自沉浸在自体的通达里逍遥,不得不穷尽手段规避文字语言的陷阱去接引形形色色器质迥异的学人。就这样几百年几十代下来,竟然就发展出一个庞大精深的反逻辑反意义的语言符号迷宫。要穿越迷宫,阿里阿德涅的线团非要自身的禅体验不可吗?未必,对此“虽无意义但有意蕴”的禅宗语言作解构的尝试,就为有兴趣的外道如我,带来一丝希望。
读时发觉数女的机锋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