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士人身份与南宋诗文研究
侯体健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10-01
ISBN
9787309138788
评分
★★★★★
标签
政治
法律
目录
目次
引言 作为独立研究单元的南宋文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侯体健先生对祠禄方面的论述,至少已经有10年历史(从09报纸小文年至18年学术论著)。其分别从人物个案(刘克庄、周必大)与地域个案(福建地区)着眼,强调祠禄制度对南宋文化的积极影响,指出祠禄制度为南宋士人提供了物质基础、创作时间、自由氛围,从而导致“祠官文学”的蓬勃发展。贫喵不仅想问,既然道教是赵宋的国教与家法,宋代士人穿道袍、读道经、游道观是常态(参见陈柏勋先生硕论),那么有没有“祠官史学”与“祠官哲学”?道教对宋代文化之贡献,尚待吾侪继续发掘。
我觉得我最喜欢看的学术专著就是某人的博士论文出版成书,有体系有脉络。像这本用各种论文集成的书,一会儿讨论诗,一会儿骈文,一会儿文话,然后又来了笔记,刚刚读起来兴趣马上又跳到下一个文体,实在是不过瘾啊。不过还是叹服于这本书的洞见,尤其是第一章江湖诗派与祠官文学,很棒!
是为论文合集。对钱锺书手稿集价值的发掘是一大亮点。祠官文学的提出有合理性但具体的解释力还要进一步研究,比如和中唐吏隐之间的联系区别,这种说法可以限定身份,但从研究样本来看,框定在乞领乘罢几个环节的相关写作,结论也偏向心态而显得文学性不足。除了祠官和地域性群体的联络启示,其他的相关分析让人很难清楚的感受到,研究贬谪文学,使用这个身份或不使用这个身份去解释之间有什么太大区别。
是喜欢的论述风格,就是后记太真实同样有被劝退到。
补标。大约是2018年的假期。
侯体健的论文集,南宋文学史研究必读书目,内容十分精彩。
考辨了江湖诗派的由来,论述了祠官制度对于南宋诗文创作的影响(祠官作为一个半隐居的存在,以其为中心发展出了地域诗派),分析了南宋诗歌的特点和南宋骈文的发展(程式化),也讲到了南宋文话(文评)和笔记。因为是论文汇编成书,所以编排颇为混乱,虽时有高见,但缺乏一个明确的中心
引言很好
江湖诗派概念的无端扩大对文学图景的遮蔽、祠官文学、石五六鷁与交蹉语次感官先行、同题异流、《楚辞补注》中的互文性阐释、南宋四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