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晚清史的封面

晚清史

戴鞍钢

出版时间

2020-01-01

ISBN

9787309146639

评分

★★★★★
书籍介绍

晚清百年,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在变革要求与外来力量相遇,中华帝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转型,艰难地踏上近代民族国家之路。作者戴鞍钢教授长期从事晚清史的教学和研究,以史家之笔将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使读者能对晚清史有一基本了解;本书吸纳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历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细节。本书每章末尾都附有推荐书目,为读者深入阅读提供了门径。

戴鞍钢,1955年生,上海青浦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晚清史、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著有《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37)》《大变局下的民生》《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等,合著《中华文明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中国政治通史》《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等。

目录
引言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承德来了英国人
二、多事之秋的嘉道年间
第一章 国门坍塌
一、行商、关税、鸦片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结构规整,立场中和,文笔晓畅,详略得当。史实部分资料扎实,主要事件与人物多有关照,但史论部分阐述相对薄弱,诸如“想去掉可很不容易”(辜鸿铭语)的那根精神上的辫子如何与头上的那根相互缠绕、又何以垂至后世……洋洋洒洒处,总“意”犹未尽!
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的专制统治,在各方面窒息了中国的生机,作为这种世界格局变化征兆的英国使臣的接连到访,并没有能触动中国自身的些微改革以作应对,这种令人扼腕叹息的前奏,预示着多灾多难的晚清史的开场。 此后的中国,沉沦与奋起、屈辱与抗争并存,形势转换之快,新旧人物、思潮等兴替之速,前所未有。努力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中国,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孕育成长。
虽然没有逃出意识形态的拘束,但是比很多教科书寡淡无味列年份要好不少。也 把一些虽然有意思但不该放大的东西放得过于大了。
持平之作,极细致,而新意不多。无论形式还是内容,辛亥革命都像一场披着民(汉?)族革命日式军变,或许启发了15年后的二二六也不说不定。借阅于大众书局之江北虹悦城店。
中规中矩,阅读体验倒不错,就是这个史料引用不少感觉是为了引用而引用,有的和论述内容甚至没关系。引用的有些外国人观察实在经不起推敲。
这辈子认认真真,从头到尾,边看边做笔记看完的第一本书。最大的感受是“近代史史料这么丰富,写出来的历史真生动啊”。
很喜欢对人物的着重描述
算是复习了下高中历史了